华西都市报:别给“先救邻居家孩子”设道德陷阱
湖南长沙县黄花镇村民肖广救出两名落水女童,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此事的特别之处在于,两名落水女童中有一个是肖广的女儿,另一个则是邻居家的孩子,而肖广先救的,恰恰是邻居家的孩子。
观点截然不同的两方很自然就形成了,一方认为,肖广先救邻居家女儿,很伟大很无私;另一方则认为,一般人都会先救自己的孩子,因为亲情会促使他做出这个下意识的举动,所以肖广虽无私,但却模糊了感情亲疏,不值得宣扬。
这样的道德争议,无异于“先救老婆还是先救老妈”式的陷阱,围观者大义凛然壁垒分明,对当事人而言,却显得残酷——如果他认可自己“很伟大很无私”的说法,那么,在亲情上,他就成了一个冷酷的人;如果他认可“为人应该自私一点”的说法,说不定又会面临“救人须无私”的道德指责。
但实际上,就此事而言,它并不能承受“亲情与自私”这样的道德议题之重。我们还是多点耐心,看看肖广当时为什么选择先救邻居家的孩子,而不是一看开头就迫不及待地进行道德争论。肖广说,自己是看到邻居家孩子快到深水处了,情形更危险,基于对出事水域的熟知和对现场情况的准确判断,肖广才决定先救更危险的邻居家孩子。用肖广的话说,现在的结果也证明他做了一个正确的判断,两个孩子都没事。
了解了当时的现场情况,大家就很清楚,这是一个瞬间判断的技术性问题——先救自己女儿,邻居家小孩可能就会没命;先救邻居家小孩,两个孩子就很可能都能获救。肖广根据现场情况和经验先救了邻居家小孩,我实在看不出引发道德争议的必要——这固然不能证明肖广不紧张自己的女儿,似乎也没必要随手奉上“伟大、无私”这样道德头衔。但不少网民却就一个并不存在的道德议题争得不亦乐乎,甚至还有人义愤填膺地反问责问肖广:不先救自己的女儿,你这个爸爸是怎么当的?
网络时代,的确是人人都有麦克风,但不能为了表达而表达,更不能把什么事都往道德上硬扯,臆想出一些道德议题,进而展开泡沫化争议。遗憾的是,现在很多由偶发事件引发的所谓道德议题,虽然争得不可开交甚至高度惊人,但实际上,却往往因议题需要无视部分事实,到了最后,这些看似热闹无比的争议,都只是一戳就破的泡沫,“标题党”的屡屡出现,不正是迎合了舆论这种浮躁的泛道德化倾向吗?(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