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靠念稿子讲话的官员不及格
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一次座谈会上打断了参会者的念稿报告:“发言稿我都已经看过,不用再念”,应该多谈具体问题。
在11月30日的一次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说:“不准念发言稿,要学会深刻思考。”
两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会议上不约而同地提出“不准念稿”的要求,让人们感叹之余,也期待这样的蔚然新风能吹进自己身边的“文山会海”中来。
官员为何爱念稿?
在会议场合照本宣科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司空见惯的场景,那么,尽管许多空话、套话讲的人和听的人都倍感无趣,但仍然要心照不宣地彼此配合着消磨时间,究竟什么原因让各种单位的领导,尤其是官员们热衷念稿呢?
“要想开会不念稿,最好取消那些不必要的会议”
丁然(化名,公务员,在单位办公室工作,时常给领导写发言稿):其实领导自己很多时候也知道他念稿子的这些话,其他人在底下也就是捧个场,大家心照不宣。我觉得要想改变政府部门开会念稿的“陋习”,最好是取消那些不必要的会议。就我们单位来说,领导对业务上的事还是比较熟的,但也不可能什么都了解,有些会议级别规格在那儿摆着,又只能是某个领导去发言,怎么办?只能让了解情况的人去写稿。领导自己也未必喜欢去开会,但是从进单位开始事儿一直都是这样办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是讲话稿很多也能拿以前的“模板”改,这也算是一种“潜规则”吧。
我们领导有时候还能“脱稿”发挥一下,讲点他出国考察的见闻之类,让大家有点乐趣,那种稿子里还要注明“此处喝水”、“此处等掌声”的就真无语了。我印象里有一次出去开会,那个单位的领导估计事先也没看过稿子,上来就念,念到翻页的地方,断句没断好,翻着看了两遍才接上,然后还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又重新把那两行念了一遍,这就有点寒碜了,明显是能力问题。
“大家都整虚的,你说大实话,别人也不适应”
王永宁(化名,公务员,自己很少发言,但有时需要给领导写发言稿):念稿也不是人人有资格的,我们这儿有机会发言的通常是领导,发言的内容也是向上级汇报本单位的各项工作成果。照本宣科是老传统了,非说大家为什么一发言就念稿,原因也挺复杂的。
就我个人的体会,念稿子有几大原因。首先形式主义的因素肯定有,大家发言都整些虚的,你一上来就说大实话,别人也不适应。这么多年念稿子的传统下来,你脱稿侃侃而谈,别人会觉得你没有准备,或是不认真。所以念稿稳妥些,这些虚词儿网上都能搜到,有的时候这些发言还是上一年度发言改出来的,虚词儿自然就传承下来了。
其次,念稿有时候也是客观需要。比如我们每年汇报工作,会涉及很多数字、案例,但去发言的领导,未必是实际操作的人员,甚至都不了解相关工作,所以发言时也不可能把这些数字都背下来,念稿不容易出错。
况且不是谁都有水平一张嘴就来,不能简单把念稿子和形式主义画等号。我觉得重要的不是念不念稿,而是发言的内容,不念稿说“假大空”也不行。
怎样才能不念稿?
“我参加了无数次会议。几乎百分之百的都是台上的人在念稿,台下人聆听,难道念稿者对聆听者的智力就如此低估,重要的会念稿无可厚非。问题是一些无足轻重的研讨会之类都要逐一念稿,如此单调和枯燥的唯一表达方式,听者无趣、论者也无趣,有的地方还提出不让听者睡觉。”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几年前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这样写道,那么,怎样才能摆脱这个人人都不爱听,却又人人都在念的怪圈呢?
“要想不念稿,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心里有底”
王旭明(语文出版社社长,曾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最近这段时间中央领导对于改文风、改会风的要求让我觉得非常高兴,也非常兴奋。2008年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呼吁全国开展一个“不念稿运动”,但是人微言轻,影响有限,文山会海,念稿依旧。最近这二十天不到的时间里,中央领导在这方面的表态,让人欣喜地感到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
我认为,开会不念稿这个要求对于一个官员来说,不是提高而是回归,这是一个基本的及格要求,离开稿子说不了话的官员就不及格。“脱稿”讲话不是说离开稿子胡说乱说瞎说,而是要离开稿子讲心里话。这就需要官员对自己的工作和会议的议题有深刻独到的认识。
为什么很多官员在开会的时候必须要照本宣科?一是心里没底,二是怕犯错误,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选拔、任用官员的时候忽略了这个问题,提拔谁的时候也是让谁念稿子。而官员要想在不念稿子的情况下把话说好,首先就是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心里有底,其次是要学习说话的方式。
这种细节上的改革虽不是大刀阔斧,但却“刻骨铭心”,改进文风、会风、“说”风是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随之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开会和讲话的形式。
“对客户这个成绩那个精神的,你就可以回家了”
岳晓(私企员工,平时发言用得最多的是ppt演示):个人觉得照着发言稿讲话或者发言,离我们这种普通公司员工挺远的。偶尔赶上听别人发言,大家也都是持一种无奈加无所谓的态度,坐在底下充人数。
不过平时工作里,我们要发言的机会很多,比如向客户讲解产品设计、企业规划之类,都需要发言。这时候我们用的不是发言稿,而是ppt一类的演示文档。
ppt现在很多人都了解,说白了就是幻灯片。一个好的幻灯片,需要的是你把内容简明扼要地展示出来,这就跟念发言稿背道而驰了。你要是面对客户也是一段这个成绩那个精神的,说两三次你就可以打包袱回家了。
随着社会发展,念稿子尤其是假大空的发言肯定越来越少,因为它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现代企业文化里,假大空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人们会理性选择自己该说什么。
较真
人们怎么
越来越
不会说话了?
语文的核心是什么?我以为就是两个字:表达。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先说书面表达,我们有那么多的报刊杂志和书籍,真正让人喜欢的有哪些?算得上表达出色的又有哪些?而编辑出版这些文字的人应当是学习语文的优秀者啊!再说口头表达,我以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人们怎么越来越不会说话了!
不念稿说话要求更高,是思维与表达的完美结合,也是发言者智慧和风采的显示。今年(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当然不能忘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也是一位最优秀的语言表达大师: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要学会摸着石头过河;我当你们的后勤部长。这些形象生动又寓意深刻的话语我们已经久违了,像“白猫黑猫”论,我们会从“动机是重要的”(于是开始论述动机的重要性)讲到“效果也是重要的”(开始论述效果一二三),然后再剖析“动机与效果的关系同样是重要的”(再论述其重要性)……如此论述全面倒是全面了,问题是有几人能够记得住?又有几人能够听得进?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直至大学都要求学语文,语文是用时最多师资最强考试最重,但教学效果又最差的学科之一。呜呼,语文教学改革先从教会学生表达入手,成人先从讲话不念稿开始如何?!
中国人充满智慧,做到这一点根本不难,难在什么地方?
——王旭明《来一场“不念稿运动”如何?》
围观
领导脱稿的好处
@清水初美:是该整治文风会风了,文件漫天飞,办完一个又一个。少下文下短文,节约成本,少开会开短会,不要浪费别人的生命。
@郝宝君:领导脱稿的好处:一是解放了秘书,减少了写稿的劳动量;二是解放了听众,减少了讲话开会时间;三是锻炼了口才,提高了讲话者的演讲能力;四是注重了实际,很多假大空的套话就会没有市场;五是锻炼了大脑,领导必须动脑子说话了。当然,很多人可以背诵稿子,开会前拼命背诵稿子。
@不是波纹只是曰知:有些人口才比较好,出口成章;但有些人的思考思路必须写在纸上。若单单以念稿与否来评价发言者是否思考,难免会偏颇。
@张涛anta:(不念稿)更大的意义在于,任何组织的文化变革都是从小事入手,比如柳传志先生树立联想“说到做到”的文化时,从开会迟到要罚站入手;张瑞敏在树立海尔文化时要求“不在车间随地大小便”。一个组织的文化体现在细节中,细节改变才能塑造大氛围。
@小丁鱼:能不能也禁止老师上课念课件?
@水行君:讲话要微博化。(张 棻 吴 楠 素描:宋 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