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述评:人权建设的中国路径

2012年12月14日 09: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2月14日电 述评:人权建设的中国路径

  2012年12月12日,第五届北京人权论坛在京开幕,主题是“科技、环境和人权”。自2008年首届北京人权论坛召开以来,该论坛汇集世界各地的人权研究专家、学者和人权机构,成为国际人权领域的重要活动。

  自1991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第一个《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以来,中国政府已发布9个人权发展白皮书。此外,中国还发布了《西藏自治区人权事业的新进展(1998年2月)》、《中国人权发展50年(2000年2月)》两个专项白皮书。

  多年来,中国的人权状况一直受到部分西方国家的批评和攻击,成为质疑中国发展成就的借口。部分国家的批评理由不外乎两个:其一,中国的人权状况十分恶劣,中国人民生活在一个缺乏人权保障的国度里;其二,中国的执政党和政府没有也无意于为改善这种状况做出努力。

  而事实是怎样的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首先体现在,通过3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大大减少了贫困人口,为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做出了努力。然而,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由于历史原因和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着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现象。这是经济发展中难以避免的,也是今后执政党和政府应予以着力的地方。

  近年来,在教育、医疗、就业、居住、养老、妇女权益方面,中国也做出了一系列努力,通过社会改革来建立新的制度,对关涉多数人权利和利益的社会问题着手应对。

  同时,通过制订和修改多项法律,逐步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了公民权利保障的制度化。人权保障的法治化,是中国人权事业的重要一步。有了明确的制度并上升为法律,是对公民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权利的宣示,也是最有力的人权建设。

  中国的人权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从进入执政党党纲到人权入宪,无不表明中国人权建设的决心和方向。制订具体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并对执行情况加以评估,中国人权建设从决心落实到了行动。在进行人权保障制度建设和具体行动的同时,中国也以日渐开放的心态,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对话与合作,接受其他国家人权建设方面的合理建议,学习多方成功经验,立足于国情,探索中国人权建设的路径,推进人权保障体系的完善。

  本届北京人权论坛着眼于人权与环境、人权与科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公民“生存权”的基础,是安全、舒适、健康生活的前提。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是中国今后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人的共同期许。科技进步则是人权发展的动力。科技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与普通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将推进人权建设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包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中国的人权事业发展,事实上从未停止,也不必与其他国家强求一致。中国将继续从基本国情出发,不懈探索、开放合作,推动人权事业发展,力求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

【编辑:张培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