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星:美国特点是“装穷” 慎提“中国崛起”(2)
李肇星:中日关系最好的结论就是“以民促官”。中日曾经多年对立,打破僵局是从民间外交开始的。现在,千万不要把日本政客和一般老百姓混为一谈。所以,既要有爱国冲动,但也不能感情用事。比如,关于参拜靖国神社,就要看谁去。2006年时,由于前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陷入僵局,当时情况下,两国外长不能举行双边会晤。
当年7月,在吉隆坡举行的亚洲外长会议期间,时任日本外相麻生曾要求与我会面,我的礼宾官同意。开会期间,我去洗手间,日外相让秘书把好洗手间的门,谁都不让进,他一个人进去,问我为何躲着他。我回答说,不是我躲你,是你惹火了中国人民,你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是你们有错在先。他说,要是我们不参拜呢?我说,至少外相及外相以上官员都不去才行。他说答应我。我说,希望你们做到。后来,大家都知道,两国高层交往再一次恢复正常。
广州日报:这次安倍当选会给中日关系带来怎样的变化?
李肇星:我们应该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要听其言、观其行。其实,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日本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多得很,我对中日友好充满信心。我们要提防的是“第三者”挑拨离间。
联合国经历:联合国有一个“李家钟”
广州日报:我们从读您的传奇故事中知道,在联合国大厦有一个“李家钟”(LI BELL)?
李肇星:那是以我的姓命名的,是开玩笑开出来的。联合国安理会的成员都是高级外交官,开会都爱迟到;到了联合国,谁都觉得是个人物。有了警示钟之后,以后就不会有人敢迟到!
我去联合国工作(记者注: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时,有人告诉我,一般工作人员进入联合国大厦都要佩戴工作证件。但我的秘书告诉我,中国大使不用戴,联合国警卫人员如果不认识一个安理会常任国大使,是他们业务素质不行,第一次去就不要戴,不能惯他们的毛病。
后来,我进入联合国就没戴过证件。后来我才知道,驻联合国安理会大使一到任,你的照片就已经贴到联合国的几个主要出入口处,贴在了门后面,那些警卫自然就会熟悉,所以,我去过联合国多少次都不戴证件,我和联合国的警卫人员都成了朋友。
李肇星诗词选
万千佳丽中,
唯有你不施脂粉。
一片纯情,
光彩照人……
你是青春!
百十山岳间,
唯有你天开地阔。
平等中寻觅挚友,
以诚实营造自我
……
你是中国!
——《青春中国》
我的亲娘啊,
难道你的奶水还没有流干吗?
你不再丰满的身躯,
竟如此宽宏、顽强,
还在为我——你的儿子,
灌注精神的奶汁,做人的营养,
报国的力量!
啊!我的奶娘,
我的亲娘!
——节选自《奶娘》
夜飞印度洋
几多星星亮
心头泛浪花
花萼着清光
黄河适春暖
刚果正秋爽
青春得意处
天涯有故乡
——《第六次去非洲》
“活下来,是一种偶然的奢侈”
我在纪念牛田洋事件的一首诗中写道:“我活下来,是一种偶然的奢侈。”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怕死了。
传奇经历
求学幸运:
上海老师造就我的好英语
广州日报:很多报道都说,您的英语说得比普通话好?
李肇星:这是老师的问题。在胶南上高一时,当时重点大学都流行学俄语,但我的家乡很穷,找不到俄语老师,只好从上海找了一个有海外关系、“家庭成分高”的英语老师到山东农村锻炼,这个老师后来爱上了我们这个穷地方,在那里结婚生子,一直到退休并担任了县政协领导。在他的培养下,我们那个中学后来还有不少人进入了外交部。到了大学,我同样碰到了好的外语老师。
广州日报:听说您还喜欢唱歌?
李肇星:这也要归功于我的音乐老师,也是来自上海、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女老师,同样是“家庭成分高”,她是我们第一次见到穿连衣裙的人。她到我们中学教五线谱,我是从初一开始学五线谱,学莫扎特的歌。一大早,天色黑乎乎的,我们就开始练发音,当地的老百姓们都光着脚来看。
广州日报:那您求学的胶南一中当年师资真是雄厚,所以才培养出了您这样的人才。
李肇星:我真不算什么!南极中山站的第一任站长,就是从我们高中毕业的;中国第一个核潜艇基地司令员,是我们胶南一中的;南开大学的一位副校长、全国高校经济学教材编委会主任,还是我们村的呢!
自我调侃:无名片、无手机、无微博
广州日报:如今,很多外交官都开设了微博。微博中有很多关于外交问题的互动。
您平时看微博吗?有自己的匿名微博吗?
李肇星:我没有微博,也不关注。我现在是“三无”人员:无名片、无手机、无微博。
亲子遗憾:离多聚少惹孩子批评
广州日报:外交官的生活看起来风光,其实很苦很累,经常与亲人聚少离多。您在非洲工作过10年,给孩子写的信后来就变成了《彩色的土地》是吗?
李肇星:我对不起我的孩子。我只偷看过儿子一次日记,以后再也没有看过。在他上中学时我有一次批评他。你猜他怎么想?他在日记里说:“在我最需要批评的时候,找不到你。现在我长大了,却来管我!”
在儿子结婚时,本是喜庆场合,但他说话时第一句话就哭了,说到“今天若是我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能参加我的婚礼……”,就“哇”地一声哭了,全场人也都跟着哭。他是姥爷、姥姥带大的,他的抱怨,我能够理解。其实我也是姥姥带大的,我出生之后,爸参加抗日战争,妈忙着照顾公公、婆婆和小叔子、小姑子。
广东情缘:“我是半个广东人”
广州日报:您曾在广东插队,1969年强台风正面袭击牛田洋事件,当时造成了470名部队官兵、83名大学生悲壮牺牲,您当时有何经历?
李肇星:我是半个广东人。在牛田洋遭强台风袭击中,我们在那里锻炼的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牺牲了83人,其中就包括外交部的3名同事,我活了下来。
在这里,我要感谢当时一名30多岁的“老连长”。当时接到的命令是用自己的身体去堵海水。但那个老连长对我们说:撤吧,海堤要垮了,错了我负责,要不是有他这命令,还会死更多人。当时我是炊事班班长,送饭送不到最前线,最后是抱着一根木头才活下来。
后来,我在纪念牛田洋事件的一首诗中写道:“我活下来,是一种偶然的奢侈”。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怕死了,我那么多的好友都死了,他们很年轻,绝大多数都没有结婚啊!
后来,牛田洋为牺牲的战友立了碑,还刻上了每个人的名字。说起来,我身上“活”了许多年轻伙伴的生命。我是幸运儿,工作再苦再累,都是应该的。
有一个四川同学——西欧司的,英国留学未毕业即回国,遇难前到炊事班要一杯热水喝,就是我给他的,此后再也没见到他,后来连尸体都没有找到。
他妈妈是一个农村老太太,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他遇难后,我们一直瞒着他妈妈。几个战友轮流每月冒名给他妈妈写信,凑钱寄给她10来块钱的生活费。她妈妈不识字,由他舅舅念给她听。信里一直写:妈妈,我在外面工作忙,以后再回家看您。她妈妈直到去世前,还以为儿子仍活着,每月还能收到儿子寄来的10块钱。
人物简介:李肇星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0年10月生,山东省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4年至1967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班进修。
1985年至1990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外交部发言人;1990年至1993年任外交部部长助理;1993年至1995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1995年至1998年任外交部副部长。
1998年至2001年任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2001年至2003年任外交部副部长;2003年至2007年4月任外交部部长。
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2009年11月13日,李肇星当选为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十六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素有“诗人外交家”之称,出版有诗歌散文集《青春中国》。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