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城镇化要过“水”难关
近来关于城镇化的讨论再次升温。高层明确提出,未来几十年,发展最大的潜力在于城镇化,地方亦将此作为未来工作的一个重点。这一战略势必成为拉动内需、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水资源承载力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关口。中国追求的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其中,实现城与水的和谐是题中应有之义。
令人忧虑的现实是,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其一,随着工业扩张和人口增加,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供给压力日益增加。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度,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约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目前全国城市中有约三分之二缺水,约四分之一严重缺水,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水资源短缺形势将更加严峻。
其二,水污染事件集中而频繁地爆发,凸显城市发展与水环境的矛盾。从去年的广西龙江河污染、镇江水污染到不久之前山西长治苯污染,一再警示,预防和治理水污染、实现城水和谐已经刻不容缓。
此外,大规模过度开采地下水作为“迫不得已”的举措,由此形成的地下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也是城镇化的一个重大难题。
因此,新一轮城镇化发展,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节水,要科学地使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并将之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进行推行。
而将这一方针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制度建设,即将之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项目和依据,使之在推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中,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过度消耗与浪费。2013年1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已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明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以督促地方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立法工作,依靠法律法规,强化各地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力度。
从社会层面而言,节水理念尚未成为公众自觉的行动,居民生活中各种浪费水资源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保护水资源、爱护水环境的观念需要进一步宣传与普及。要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为城水和谐贡献一份力量。李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