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官员“雷语”频出 想方设法为自己寻推责门路
[热点冷眼]兰考官员“雷语”频出:讲人话更要讲官德
兰考“1•4”火灾发生后,一位宣传干事在被问及如何看待“部分官员愧对焦裕禄”时回答称“倒霉就倒霉在焦裕禄。”此言一出,舆论哗然,有网友大呼:“如果焦书记在天有灵,当看到他为之耗尽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地方,竟有干部将自身渎职的责任怪罪于他,不知会作何感受!”
40多年前,因为焦裕禄,人们知道了兰考;40多年后,因为一场大火,兰考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尽管这一惨剧已过去十多天,也处理了几名“芝麻官”。但凄惨的哭喊声、袁厉害的自责、网友的质疑追问仍挥之不去,类似于“倒霉在焦裕禄”的官员“雷人之语”频频回荡在耳边。
1月5日兰考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据媒体报道,两个记者和兰考县官员同乘一部电梯,记者没有见到他们因为7个孩子的死而面带悲哀神色,反倒有说有笑,还调侃一名女干部“像省里来的。”在火灾事故情况通报中,不但有市县领导“高度重视”“重要批示”之类说法,还有各级领导“亲赴现场”“亲临兰考指导工作”“亲临一线”。
此后数日,由于当地对事件真相始终语焉不详,舆情不断升温。在回答媒体关于“为什么可以花两千万给财政部门建一个中心,却没有去给弃婴去建一个福利中心”这一问题时,兰考县长说:“钱是一个条件,但是制度更是一个条件,没国家规划,项目就批不下来”……
或许有些“雷语”是官员一时情急所言,但言为心声,从这些话语中,我们看到,部分官员并没有认真总结火灾的经验教训,也没有对孤儿救助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想方设法为自己寻找推责的门路。
官话套话盛行、雷语频出,真话“人话”稀缺,不仅反映出时下很多官员工作作风的虚浮,有哗众取宠之心,总想着做些花样文章,敷衍上级,搪塞民众;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官员习惯对上负责,无视民众疾苦与感受。此前,一条征集“最反感官话套话”的微博,被众多网友转发,并成为公众热议话题,从跟帖中不难发现,不少官员热衷的词语或句子已沦为公众的笑谈。
往深里说,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培养官员“危机管理”能力,学习如何对媒体、对公众说话,这其实也只是技术层面的“改良”。能不能“讲人话”背后,反映了官员有没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有没有人文关怀的情感,根本上看,是有没有官德的问题。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孟川瑾指出,雷语官话中可以看出“官本位”思想依然在作怪,某些官员把工作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群众”身上。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教授、传播学博士何镇飚从传播学角度对上述“雷语”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公众通过媒体传播的关于兰考官员言行来感知“兰考”。提高地方形象,从根本上来说,不是要在传播渠道下工夫,而是在官风、官德身上下工夫。
“作为地方官员,不是要学习传播和沟通技巧,而是应该学习的是如何尊重民意,如何真正把百姓装进心里。真正的官员形象评价,也不是来自媒体,而是来自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何镇飚说。
“雷语”让兰考部分官员在官德问题上失了分,丢了脸。没了官德,何谈为人民服务?正如网友“莲子心”所说;“官德是一面镜子,常用这面镜子照一照,才能知道自身不足,也才能知道差距在哪里。”官员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决定着权力的走向和民心的向背,更影响着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
孟川瑾认为,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必须完善相应的法律,“没有相应的法律的保障,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是暂时性的‘口号式’的运动。对于社会的进步是没有意义的。”
网友“红尘滚滚”说:“焦裕禄为兰考留下了一笔财富,如果兰考官员都能像焦裕禄那样,视群众利益高于一切,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去战胜困难,以崇高的道理水平感染着群众,那真是兰考之福,中国之福。 ” (新华网记者 姜春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