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进步奖减少两成 中青年获奖者达44%
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郑哲敏(右)和王小谟(左)颁奖。新华社发
本报讯代表中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昨天颁奖,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的郑哲敏院士、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院士拿下2012年度最高奖,并获500万元奖金。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再次空缺。
当天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习近平主持大会。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宣读奖励决定。
温家宝在讲话中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30个项目和7位科技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87项;授予5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变化
国家科技进步奖减少两成
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等41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等3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嫦娥二号工程”等3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012年国家科技奖励精简了简历数量,严格控制指标数,鼓励原创性和重大的发明创造,评审通过三大奖项共330项,比2011年度减少44项,减幅11.8%。同时,奖励结构趋于合理,科技进步奖减少71项,减幅达25.1%,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的占比则从24.3%提升到35.8%。
首次试点小同行专家审读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主任邹大挺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为避免外行评内行,此次自然科学奖在评审程序方面,首次进行小同行(根据研究领域细分而成的若干小组)专家审读的试点,充分发挥同行专家的学术评审作用,进一步提高评审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邹大挺介绍,2012年度的评审更加注重科研成果的首创性、独创性,代表性论文论著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质量,技术指标的先进性以及学术界认可度和行业影响力。
此外,评审会议答辩系统由过去的电话答辩升级为视频答辩,实现奖励评审环节全程记录和事后可追溯。
奖励项目公示期间,奖励办共收到异议80件,由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推荐的“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曾入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在社会广泛关注和质疑下,该项目最终退出参评。
创新团队奖花落国防科技
2012年度获奖项目名单中,首次出现创新团队奖,且皆被来自国防系统的研究团队囊获。
首次获得创新团队奖的是第二军医大学肝癌临床与基础集成化研究创新团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巡航导弹先进突防技术创新团队,分别由总装备部、总后勤部、国防科技工业局推荐。
邹大挺介绍,这一奖项的设立,是为激励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因为创新团队已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科学研究组织的主要形式。“这只是一种鼓励团队合作的方式”,邹大挺强调,这并非一个新的奖种,仍放在科技进步奖之列,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宁缺毋滥的评审原则。
中青年获奖者达44%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项中,项目完成人年龄结构更加合理,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人员比例达44.2%。
此次三大奖项获奖项目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7岁,35岁以下的约占10.8%,36至55岁约占75.5%,56岁以上约占13.6%,相比往届,年龄结构更加优化。此外,获奖者中归国人员占37%,而在自然科学奖第一完成人中,海外归国人员比例达到56.1%,中青年人才和海外归国人员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主力。
□北京成就
国家科技奖京有90项
在昨天揭晓的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中,北京地区90个项目分获三大奖项,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4.2%,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81项,获奖数量及获奖占比均创历史新高,领跑全国。
这些获奖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还有一批城乡建设与管理、资源环境、医疗卫生与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创新性成果。
在90个获奖项目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5项,占全国自然科学奖总数的36.6%;国家技术发明奖22项,占全国技术发明奖的34.9%,比上年提高22.7%;国家科技进步奖53项,占全国科技进步奖的33.3%。
值得一提的是,2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通用)全部出自北京,13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中,北京获6席。
此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以来共产生22位获奖者中,17位来自北京,包括今年的两位获奖者郑哲敏和王小谟院士。
□最高科技奖看点
军工专家首度双双问鼎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爆炸力学专家郑哲敏和雷达工程专家王小谟,两人所从事的科研领域都涉及军事工业,这在历届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尚为首次。
国防大学教授吴国辉认为,这体现了我国国防工业的进步,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没有关键技术的突破,就不会有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不会有现代军队的强大作战能力,不会有国防工业的雄厚基础。”
吴国辉介绍,我国国防工业、武器装备的研制发展,大体经历了从引进、消化到创新的过程。建国初期主要靠引进、仿制苏式武器装备,基本建立我国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体系。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确定了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道路,在引进、消化现代武器装备的同时,注重自主创新,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武器装备,研制成功,并批量装备部队。
吴国辉强调,自主创新是建设信息化军队与发展先进国防工业的必由之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军队来说,光靠引进人家的东西,不仅引进不了军队现代化,也引进不出强大的国防工业,因为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至今顽固坚持对我国实施武器禁运;另一方面,单纯靠购买俄罗斯等国的部分先进装备,不仅费用巨大,且常受制于人,长此以往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走。“从我国重要武器装备发展的经验来看,从‘两弹一星’、核潜艇到歼-8、歼-10等主战飞机,包括载人航天工程,每一次重大技术突破。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吴国辉认为,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许多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我军在信息系统、重要武器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奠定了越来越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涌现了不少郑哲敏、王小谟这样国防工业领军人物。他们登上最高科技奖领奖台,是国防工业创新发展的展示,也必将促进国防工业向更新更高的创新方向发展。
预警机让空中作战转向攻防兼备
王小谟院士是我国的“预警机之父”。“没有预警机的空防体系是不堪一击的”,吴国辉介绍,预警机是信息化空中战场的指挥控制中枢。没有空中预警机的空军,很难说是一支信息化的空中作战力量。在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中,飞过天安门的空中梯队,首次展示了以预警机为核心的空中作战体系,标志着我空军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已有质的转变。
吴国辉认为,现代的信息化战争,主体是信息加导弹的“三空”一体战。预警机作为预警侦察、指挥控制一体的信息网络节点,能将地基、天基与空基的情报网络和指挥网络连成一个移动的网络,缩短传感器到武器再到射手之间的时间,从而实现先敌发现、锁定、开火与摧毁目标。美国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中,均出动数十架预警机,对成千上万架次飞机的空中作战行动实现有效控制,取得空中战争的绝对信息优势,赢得了战争。
“中国预警机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吴国辉介绍,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预警机的研制,利用某型轰炸机作平台,加上雷达后试飞。但可惜因种种因素该研究被终止,没有跟上美、俄等国预警机发展的步伐。后来据有关消息报道,曾经与以色列、俄罗斯合作,也都因各种原因没有成功。
新世纪前后,在中央决策下,我国果断下定决心,独立自主研发预警机。“空警2000”的名字由此而来。王小谟院士率领的团队,迎难而上,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创新,加上在大型机载预警雷达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以伊尔-76运输机做平台,进行情报、通信、指挥等系统的融合,经几年试飞最后完成“大预警”空警2000和“小预警”空警200的研发,填补我国空中预警机的空白。
“把空中的整个作战能力向攻防兼备的方向转型,预警机是重要节点”,吴国辉介绍,预警机研发难度非常高,一方面要求雷达技术本身过硬,因空中环境比地面严峻得多,还须经过飞机的设计、改装、试飞、测试和融合,并与地面指挥系统、作战飞机形成一体,包括人员的培训等,是一个巨大系统工程,预警机的研制成功,装备部队使用并形成体系作战能力,使我空军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