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央率先垂范精简勤政利于源头反腐
关注理由
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正能量”,正在持续传递中。继各省市区纷纷出台落实“八项规定”的实施办法之后,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也劲吹清新简朴之风。不封路、不摆花、不吃请、不喝酒等词汇,频频出现在各地两会的报道之中。不过,我们现在觉得有些做法很“新”,是因为以前一些不好的作风已经形成了惯例。循着这样的思考,我们不能满足于地方两会不摆鲜花不封路,而要进一步想想,如何让这股两会新风往深处吹?
本报记者杜晓
不封路、不摆花、不吃请、不喝酒……近日,在一些地方“两会”上,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自十八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以来,各级行政机关严格落实,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如何让这股两会新风往深处吹?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正能量”如何持续传递?就这些问题,记者对业内权威人士进行了深入采访。
公务接待超标流露腐败迹象
公务接待问题之所以已成顽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款吃喝在当前已成为我国行政文化中的一部分
长期以来,在行政机关的作风问题中,最为人们所诟病的就是公务接待超标公款吃喝成风。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接触过不少在行政机关从事接待工作的工作人员,普遍反应就是公务接待容易超标。
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就说:“虽然公务接待都有严格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容易‘破例’。比如喝酒,虽然规定接待用酒不用外地高档酒水,但在用餐时,负责宴请的人一般会征求客人尤其是上级领导的意见,有的领导只喝固定品牌的高档酒,总不能说这里没有,让客人尤其是领导扫兴吧。还有一个是在用酒数量上无法控制,为了招待‘到位’,一旦碰到酒量大的客人,酒水常常超标。”
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人员曾经向记者分析过近年来公务接待中表现出的腐败迹象:公务接待耗费巨大,超标严重,而且呈现出几个令人担忧的恶性发展势头。公务接待违规消费日趋公开化;公务接待金额呈刚性扩张;违规公务接待牵涉人员和范围广,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违规公务接待呈弥散性;对违规公务接待认识上的模糊性,认为不贪污、不受贿,吃喝没关系。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员副院长王敬波认为,公务接待问题之所以成顽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款吃喝在当前已经成为我国行政文化中的一部分。在我国的行政资源配置中,权力过于集中在上级部门,下级部门为了获取资源和利益,就要讨好上级部门,容易出现公务接待超标的情况。
“出台转变作风的‘八项规定’,可谓是非常务实。通过转变工作作风,行政机关会更加简朴,避免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迎来送往繁文缛节,减少对社会的干扰,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客观上能够减少腐败的诱因。”王敬波说。
促进行政机关“勤政”实现廉洁
廉洁和勤政实际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拖拖拉拉铺张浪费的作风,对于廉政建设而言也是基本要求之一
与公务接待超标一样,公车超标也是行政机关作风中令许多人诟病的一点。
就在中央出台转变作风的“八项规定”之后,近日,又有媒体称,国家重点扶贫的陕西省白河县县委书记乘坐百万元豪车。
此后,被曝光者在1月17日表示,“媒体报道他乘坐的大众途锐车,是半年前借用民营企业××公司的,15日已归还××公司”。
“百万豪车,就算是借的,也违反了有关规定,更加与中央此次出台的转变作风的‘八项规定’精神严重违背。”王敬波说。
据了解,《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第十七条明文规定,党政机关不得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车辆,不得接受企业捐赠车辆。
“公私不分导致了公车私用。如果公车全部公用,社会上并不会有这么大的意见,但是实际上,公车并不都是公用,有相当一部分是私用。这就让人质疑是否真的有那么多公务需求,是不是需要这么大的公车普及量,而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规则去遵循。公车是公共财物,是因为公共行政的需要才购买使用的,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用途。现在公车私用是一个常见的现象,私用花费比公用的还要多,这实际上是对公共财物的管理缺乏规制,是腐败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实际上很多文件都有规定,但执行起来不够严格。”王敬波说。
在公务接待和公车使用超标的背后,是行政成本的不断上涨。
“越是简单的东西越难做得好。中央转变作风的规定,一个核心的主旨就是‘精简’。毫无疑问,被精简的都是不必要的,这无疑能够很好地抑制行政成本。这实际上是在提倡一种简朴求实的工作作风,这就能够避免行政管理中出现的铺张浪费。而行政管理中的铺张浪费,就是腐败现象的一种表现,比如豪华宴请。”王敬波说。
正是由于当前行政管理中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转变作风的规定和工作显得意义十分深远。
记者联系了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之后。他认为,此次转变工作作风的改革,背后深层次的意义事关如何看待公权力,如何行使公权力,公权力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几个重要方面。中央政治局带头抓作风转变,会从源头上对反腐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们很多政府官员的腐败都是和个人作风问题息息相关。比如说个人讲排场讲阔气,外出视察动不动就动用武警开道,或者领导到景点动不动就封山封路,这些行为都很容易滋生腐败,包括我们的行政接待等也出现过很多问题。如果转作风能够从高层得到落实和严格的贯彻,就能对源头反腐起到很大的作用。”汪玉凯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莫纪宏告诉记者,中央转变作风的有关规定的一个明显的效果就是能够促进行政机关“勤政”。“廉洁和勤政实际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拖拖拉拉铺张浪费的作风,对于廉政建设而言也是基本要求之一。”
中央带头转作风意义重大
中央带头转作风并非仅仅是政治性意义,而是将从实践上带动各个层面的党政机构的作风好转
在中央转变作风“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全国多地都严格履行中央精神,积极实现转变。
“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以身作则,带头转变作风,主动接受监督,为全系统作出表率。”四川省纪委、监察厅不久前出台《关于认真贯彻“八项规定”进一步改进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作风的实施意见》,省纪委、监察厅领导班子成员和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向全省纪检监察系统作出承诺,明确提出了21条纪律要求,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立起一面“向我看齐”的旗帜。
“转变工作作风这一举措,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带头改变作风,对地方影响很大。上层领导作风的转变,地方政府才能跟进。如果上层不主动,地方政府作风改进将比较被动,不会有任何改进。如果仅仅只能按照上级领导意图来工作,这样的作风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给财政也会带来很多费用和负担,实际上反过来助长了坏的工作作风。”汪玉凯说,“如果作风不改革的话,各级政府上行下效,从省级到市级直到乡镇,会带坏整个党风和社会风气。因此,中央领导带头转作风,不仅仅对领导者作风的转变有影响,同时能够带动整个地方风气的好转,给地方政府减轻行政和财政上的压力,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拥护。”
中央转变作风的“八项规定”出台之后,也为接下来反腐工作的重点指明了出路。
汪玉凯认为,中央带头转作风并非仅仅是政治性意义,而是将从实践上带动各个层面的党政机构的作风好转。“这个制度的开头非常好。我们应该以‘八项规定’清理陈旧的规则,该清理的清理废除,并以‘八项规定’为原则进一步细化,例如对于官员出行、离退休待遇作出制度化规范,围绕作风问题对反腐进行制度化框架的设计,使得‘八项规定’在全国得到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