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北京两会不妨多些全国思维
面对北京发展中的难题,北京的独特位势带给北京更多的压力,但具备全国思维与世界视野却能给北京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两会拉开大幕,虽是地方两会,但北京又与众不同。因为这里是首都,更因为北京已把自己定位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确,这里发生一件并不大的事情,都可能成为全国舆论的热点话题,也可能登上国外一些媒体的头条。北京两会的全国关注、世界瞩目,当非虚言。
尽管代表委员们在议论北京的发展,但显然全国公众并不将这些议题仅仅看作北京的事情,国际媒体也会从自己的角度来取舍它所关注的议题。在这个意义上,北京两会尤需多一点全国思维与世界视野,从这两个维度来审视北京,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也必定大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两会代表委员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非同寻常。
对于北京这样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人、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的特大型城市,所有小城市的围绕人的工作与学习、生产与生活等一切活动需要,都因数字的巨大量变而发生质变,所有的问题都不是在一般道理和原理上所能简单回答和求解的。这是应当具备全国思维与世界视野的现实原因,也是两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基本坐标。
不必回避北京的交通问题。20日,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将针对不同拥堵“病症”开具1500余项“良方”。这种综合疏堵方式,当然要优于单打一的办法。但如何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难题,摘掉“首堵”的帽子,需要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智慧碰撞。
前几天的大雾霾,虽由北向南斜罩了三分之一的国土,但它所笼盖的北京,却分外地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不少外媒外电都有议论。世界显然不会把北京与其他城市摆在同一水平线上谈论,因为北京的位势决定了人们更加不能忍受北京的环境污染问题。尽管清洁北京、美丽北京也迫切需要其他城市的联手治污,但这首先是北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些年,北京这座特大城市,还遭受了大雨、大雪的袭击。围绕城市下水道问题,极端天气条件下的交通治理问题,等等,舆论多有关切。应当看到,面对极端气候,在各方有效应对明显提速的情势下,那些昔日漫水的地方疏浚了,那些容易出现拥堵的地方,大雪天儿里也通畅了。然而,我们还不能满足于这种治标之果,还需要群策群力,从根本上解决极端气候下的城市应急系统问题。
面对北京发展中的难题,北京的独特位势带给北京更多的压力,但具备全国思维与世界视野却能给北京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代表委员们不负重托,不负厚望,那么北京将会加速实现它的目标。 (特约评论员金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