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节俭新风挑战大国“面子”
中国近来掀起的又一轮节俭风暴将是对这个新兴大国“面子”的挑战。
“面子”向来是中国的大事,也是解释中国人诸多行为的关键。观察中国人的“面子”,宴席是很好的场所。
请客者为了有“面子”要多点菜,似乎只有“剩宴”才是“盛宴”。如果饭桌上盘盘见底,请客者“面子”上一定不好看,自忖会背上“吝啬”的恶名。
于是,不管是公款吃喝还是自掏腰包,剩下几盘菜似乎是决定一次宴请是否成功的关键,有时甚至是“剩的越多越体面”。而如果不是客人执意,“打包”也会很没“面子”。
中国人饭桌上的“面子”观念由来已久,代代相承,是节俭的大敌。
当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本周告诫全党“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时,那些早已习惯了铺张浪费的官员们一定在考虑着如何保住自己残存的“面子”。
他们的“面子”正在中国的节俭新风中变得越来越少。
去年底,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给全党“约法八章”,“红地毯”“会议鲜花”“欢迎人群”“连篇的讲话稿”——这些官员们曾经的“面子”正在逐渐消失。
而中国网民们犀利的目光和不屈的韧劲也让“天价烟”“名牌表”“美情妇”这些官员们曾经的“面子”成了他们避之不及的“敏感词”。
“节俭风”在中国绝非新事。早在上世纪30年代的瑞金时期,中共就在苏区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反贪污反浪费”运动。中国如今已是新兴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节俭新风必将挑战大国的“排场”和“面子”。
可以肯定,只要爱“面子”的人还在,浪费和腐败就不会消失。
数字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两个数字在仍有1.2亿贫困人口的中国显得那么刺眼。
还顾虑“面子”的大排筵宴者真应该考虑一下那些还吃不饱的“肚子”。(记者 桂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