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报告若“言之有物”长一些无妨
随着各地“两会”的陆续召开,改进会风、文风、作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着实令人欣喜。
在报告、文件普遍“瘦身”的当下,偶尔看到有地方还“故意”增加某类文件字数的消息,顿觉眼前一亮,深感这才是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求真务实的表现。
数字虽然枯燥,却最能说明问题。近日召开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提交大会审议和审查的六项报告均“瘦身”,如政府工作报告1.68万字,比上届少了2200字。人大常委会报告同比也减少3400字。发改委的计划和预算报告因调研力度加大,总字数有所增加(1月22日《北京晨报》)。
在文字材料一片“瘦身”声中,北京市发改委的计划和预算报告总字数不减反增,从表面看,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但在我看来,正是这种反差,才体现出他们是真正按需增(取),而不是机械教条地统统“瘦身”。发改委的计划和预算报告,往往是“两会”讨论的重点甚或争议的热点,增加字数,写得详细点,就会使行使参政议政权的代表委员看得明白点。从这个意义上,这无疑是适应需求的体现。
我们说,对报告、文件、简报、领导讲话等文字材料删繁就简,确实应当和必须。尤其是在假大空套废话盛行的当下,更显迫切必要和重要。但就像买东西“不求贵只求对”才合适一样,包括会议报告在内的一切文字材料,该短则短,该增则增,短长适宜,才能适应工作需要,才是实事求是的表现。这样说,并非为长报告喝彩,只是说该减的是假大空套废话,言之有物和适之所需的报告,即使字数多一些也无妨。一句话,改进会风、文风、作风,不要图形式走过场,而要重内涵看实效。(魏俊兴)
专题:聚焦2013年地方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