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有哪些单位仍在顶风公款吃喝
针对一些单位仍在顶风公款吃喝,有关方面,或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暗访、调查,查处、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同时,重金悬赏,鼓励公众举报,积极引入媒体监督。
去年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后,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公务宴请都被取消了,今年地方两会也都降低接待标准。不过,公款吃喝、奢靡浪费积习已久,恐不会一下刹住。
日前,新京报记者以订餐宴请咨询甘肃、福建、河北、河南、内蒙古、四川等10余家省级驻京办餐厅,大多均被告知,至少3日内餐厅的包间和宴会厅都已预订一空,“主要都是国企和政府部门的公务接待和年会”。
在厉行节俭的背景下,驻京办餐厅何以这么火?多家驻京办餐厅负责人表示,由于驻京办餐厅更具私密性,接待的大多是政府官员,“与往年不同,受‘厉行节俭’政策影响,今年很多企业的商务宴请也选在这里。”
新京报记者的调查表明,中央自上而下推行“转作风”、“反浪费”确实有效果,也有很强的震慑作用,然而,这也让一些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公款吃喝的时候更加低调了。他们所谓的节俭,不过是将公款奢靡的场所从五星酒店,转移到驻京办、四星酒店等更不招人耳目的地方,但是,浪费的标准并没有降低。
这呈现出一种值得警惕的趋势——公款吃喝、奢靡正从明目张胆的马路边的腐败,转入地下,变成秘密的腐败。
以对国情的充分了解,很多改革的努力、赢得民心的举措,不可避免会遭遇一些既得利益群体的消极抵制。当中央要求“厉行节俭,反对浪费”,自然也不排除一些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关方面对于这些更加低调的公款奢靡,应该有所预料,并有应对之策。
一方面,有关方面需要尽快着手制度建设,将公款奢靡之风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中央“转作风”、“反浪费”的高压之下,一些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仍然敢于躲进驻京办大吃大喝,还是因为,时下对肆意挥霍公款,缺乏有效的预算机制、监督机制。推进预算民主,推进国有企业的财务公开,晒晒政府部门和国企的公款吃喝账单,宜快不宜迟。
短期的应对举措或许就是,在推动、倡导厉行节俭的同时,尽快让监督、问责机制启动,高效运转。有关方面,或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暗访、调查,查处、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同时,重金悬赏,鼓励公众举报,积极引入媒体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说,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眼下,正是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年会的高峰时节,实际上也正是一次公款吃喝、浪费的高峰时期。有关方面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去驻京办餐厅、各大酒店查一查,让大家看一看,到底有哪些政府部门、哪些人正顶风而上,低调奢靡。
尽管,在驻京办餐厅吃饭办年会的不全是政府部门和国企,但要想带动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理当从严控公款消费始。驻京办餐厅与各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很多就是地方驻京办参与经营的,历来是公款接待宴请的常去场所,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中,应当带头,刹住奢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