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改善中日关系须听其言观其行
近来,日本民间知名人士和执政党高官接二连三到访中国,特别是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代表山口那津男作为特使访问中国,向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转交了安倍晋三表示愿意改善中日关系的亲笔信,更是催动了人们对中日关系能否就此打破僵局的猜测。
安倍在亲笔信中表示愿意改善两国关系,山口那津男也表示希望能够尽快举行两国首脑会谈。所有这些都表明,安倍政府确有改善中日关系的愿望。但中日两国之间的矛盾已经僵化到日本“购岛”以后的这种尖锐程度,仅有改善关系的愿望,仅仅想通过首脑会谈就期待实现两国关系转圜却并非易事。当务之急要将改善关系的愿望付诸行动,否则,即使两国首脑坐在了一起,也起不到改善两国关系的作用。
日本的非法“购岛”及其到目前为止的错误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日本单方面改变了中日双方关于“搁置钓鱼岛争议”的约定,并不断表示这是中国单方面的说法,不承认这种约定;二是日本首先开始挑衅,通过“购岛”,不仅制造了一个实际管辖钓鱼岛的法理案例,而且因为土地完全收归日本所谓“国有”,为日本政府以后加强控制钓鱼岛扫清了私人土地的障碍,尽管中国对这些一概不予承认;三是日本不承认钓鱼岛存在领土主权争议;四是日本不仅继续通过舰艇、飞机的巡逻企图维持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而且,还阻碍中国公务船和飞机到钓鱼岛地区巡航,阻止中国渔民进入该水域捕鱼,阻止中国民间人士进入钓鱼岛水域宣示主权;五是日本对中国维护钓鱼岛主权的行动采取了过激、过度和不对等的升级反应。
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之争的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如何能够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呢?
当然,安倍和自民党有自己的政策思路。在日本看来,中方不应在钓鱼岛问题上小题大做,所谓钓鱼岛是钓鱼岛的问题,日本将继续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强硬政策,中方要承认或者默认日本的政策,不要因为一个钓鱼岛问题就断绝同日本的交往。日本可以在这一前提下大力推动日中关系改善,推动两国的经贸往来与经济合作。同时,安倍政府将毫不动摇地在国内推动修改宪法第九条,推动建立国防军,推动实现集体自卫权。这是不同领域的政策,中国方面不应混为一谈。这些就是安倍政府在对华政策方面的如意算盘。
第一,日本想让中国将钓鱼岛政策和其他政策脱钩。言外之意就是暗示中国不要和日本争钓鱼岛了,钓鱼岛还在日本的有效控制之下,中方就此放手吧。为达此目的,日本大规模调动自卫队力量加强对钓鱼岛的监控和防范,包括调集17架预警飞机,保持对钓鱼岛的高度戒备,调动和重新配置全国海上保安厅力量,成立钓鱼岛专门防卫部队,等等。一方面继续加强控制,一方面却要中国放弃自己的固有领土,真是岂有此理?
第二,由于修宪门槛太高,一时难以做到,安倍政府采取变通做法,首先要通过对宪法条款新的解释,实现集体自卫权,并修改《防卫大纲》,大规模增加自卫队兵力,在针对中国的西南诸岛地区增加布防。这样的政策怎么能够让中国视而不见,还要中国呼应日本的经贸合作?
第三,安倍政府推动的修宪目标绝不仅仅是日本的内政。日本战后的“和平宪法”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反法西斯同盟国占领军半强制地要求日本通过的一部宪法。不仅体现了和平民主的精神,也表现了反法西斯主义的价值观念和对日本再次武装,及其可能重新发动战争的制约,是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宁的重要保障。虽然安倍政府修宪的目的不是要重新对外侵略,但这个体制一旦改变或破坏,在战争和扩张武力方面,日本将不再具有宪法的制约。这对亚太国家和地区来说,潜藏着未来风险。
美国目前为了制衡中国,支持日本修宪并扩张武装,但日本一旦实现了这种体制上的改变,从长远来说,日本的攻击目标将来也可能瞄准美国,那么,美国不仅将成为自作自受的国家,也会使其他地区国家受害。
安倍政府一方面将中国看作是日本最大的威胁,加紧进行各种军事战略和武装准备;另一方面,通过与中国谈判,大力推动对日本有利的各种经贸合作,企图实现两个方面的完全切割。就中国而言,对日政策是一个整体,中国真心实意地愿意同日本进行经贸合作,愿意推动两国的经济关系和地区经贸合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但中国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在肆意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前提下谋取中国的市场利益。因此,安倍政府若要切实改善中日关系,就必须设法化解与缓和领土矛盾。在这方面,中国重视的绝非意愿,而是切实的行动。(文/周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