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多多家族”集中登场 信息透明成关注焦点
题:“房多多”一抓一堆 信息透明成关注焦点
岁末年初,“房多多家族”集中登场:房叔、房婶、房妹、房姐、房媳、房祖宗、东北房哥、陆丰房爷……在“限购”空前严格的今天,“房多多”们的房产数量和购房手段都让人大跌眼镜。在迷雾重重的房屋产权信息的背后,究竟还隐藏着多少“房多多”?酝酿已久的住房信息联网又将如何回应人们的期待?
“房多多家族”集中登场
当无数人为房价高企愁眉不展时,一些人正在享受着房价上涨带来的红利。“房多多家族”轮番出场,让人们“大开眼界”。
“房叔”——2012年10月,网帖曝出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其家庭成员拥有二十多套房产,市值达4000余万,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经确认,“房叔”实际拥有22套房产,目前已被免职双规。
“房妹”——2012年12月,网上曝出郑州市二七区房管局原局长翟振峰的女儿有两个户口,11套房产。不久翟家慧的父母、哥哥也被曝拥有两个户口,多套房产。目前郑州市检察院已对“房妹”的父亲立案查处。
“房姐”——1月,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原副行长龚爱爱被曝在京有20多套房产。据警方调查,龚爱爱有四个户口,在京拥有41套房产共计9666.6平方米。目前“房姐”已被警方刑拘。
“房多多家族”仍在不停扩大:山西省运城市纪委干部张彦,因其身为运城市财政局原局长的公公拥有十余处房产,被称“房媳”;广东省陆丰市公安局党委委员赵海滨及其亲属被曝拥有170多套房产,被称“陆丰房爷”;黑龙江牡丹江西安区反贪局政委张秀亭被曝有17套房产,被称“东北房哥”……“房多多”究竟还有多少?仍是一个谁都想知道,又谁都不知道的谜。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房多并不奇怪,被质疑的其实不是房多,而是房多背后的权重。在“房姐”“房叔”不断登场的今天,房产信息的透明度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住房联网始终“藏着掖着”
不可否认,目前层出不穷的“房多多”几乎全因网友的爆料,曾被寄予厚望的“住房联网”始终是个看客。网友“一抓一个准儿”与住房联网的“无为而治”形成鲜明对比。
不仅如此,近几年不绝于耳的山西煤老板、温州炒房团动辄买楼的传言也不断的搅乱房产市场的神经,炒房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刚需和泡沫的比重究竟是什么现状?这些问题似乎都需要真实的住房信息来回答。
住建部推进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始于2010年6月,初衷是对联网城市的房地产交易、个人住房产权信息变更等进行实时监控。住建部曾要求全国40个重点城市在2012年6月底之前与之联网,但期限过后便无下文。
住房联网进展缓慢,技术原因无可回避。有专家指出,我国在房改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行过房产普查。除了商品房,各地还存在大量的保障房、房改房、军产房、自建房等,有些地区的住房信息还是纸质档案,未录入电子信息库。与此同时,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则被认为是技术原因之外更大阻力。
“网络反腐”如火如荼,房产调控力度空前,在这样的背景下,酝酿已久的房产信息联网却始终对人们“藏着掖着”。
面对公众对住房联网进展缓慢的质疑,在去年12月底的住建部年度工作会上,部长姜伟新表示,要加快推进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与省和部的联网工作。今年2月2日,住建部在经国务院同意后将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与住建部联网的城市在2013年6月份达到500个。
信息联网还需顶层设计
住房联网能否暴露更多的“房多多”?是否能让房产调控更进一步?联网后在保护个人财产隐私和加大不法财产监督之间该如何平衡?联网城市扩容,带来了期待,也带来了疑问。
“作为个人隐私的房产信息,即便全国联网也不可能随意公开。”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住房信息联网的重要意义依旧不容置疑。
在杨红旭看来,全国住房信息联网至少能在三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对我国房产情况的摸底,有利于政府真正了解居民居住状况,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其次,房产是重要的资产组成,充分了解房产所有权状况,能为财产监督和纪律监督提供途径;第三,全国住房信息联网,能为房地产调控提供精确的依据和参考。
不过,想让住房信息真的起到监督财产、服务调控的作用,联网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住房信息联网之后还要有相应的制度配套”,杨红旭表示,例如是否可以考虑与纪检监察机构建立相应的信息交换机制,对官员的房产进行一定程度的跟踪和监督;是否可以跟踪个人大量房产的买卖情况,以便对炒房、囤房等吹高房地产泡沫的情况进行即时掌握和通报,以保证市场信息的透明等等,都是在建网、联网工作之后需要认真思考的顶层设计。(新华社记者 罗宇凡 邓中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