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文德化和”四个字是中华文化精髓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文德化和”四个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广益集思统一,同心协力和谐”,这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为2013年全国两会专门题写的贺词。3月6日,新华网记者专访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欧阳先生。作为在书法、哲学、教育等诸多领域具有高深造诣的文化大家,欧阳中石先生从象形文字的角度剖析了“文、德、化、和”四个字,并指出,这四个字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国的文化道路,就是追求繁荣与和谐的道路。
文――繁荣、和谐
欧阳中石认为,大力发展文化,就要首先明确“文化”的概念。《易经》中有这样一句:“物相杂,故曰文。”“‘杂’即‘襍’,原意是许多鸟停在树枝上,‘文’通‘纹’,这句话引申理解为各种事物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痕迹,也就是‘繁荣’”。“五色成文而不乱。”欧阳中石又引用了《礼记 乐记》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要有章法,要和谐。”欧阳中石说:“我理解,所谓‘文’就是繁荣、和谐。”
德——正直向上之心
欧阳中石拿起笔纸,给记者写了“德”字。“‘德’字的右半部分其实是‘惪’字,一个‘直’一个‘心’,是不是很好理解?正直、向上即为德。”他解释道,为了使“文”得到很好的发展,就要强调“德”,也就是说,人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都保持正直。
3月6日,新华网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一张纸上,欧阳中石先生写出了“文、德、化、和”,并表示这四个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摄
化——变化、化解
“‘化’这个字的写法其实是对称的,是一正一反的两个‘人’”,欧阳中石边说边写。记者查辞典得到释义: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欧阳中石解释说,虽然人人都要正直向上,也难免有所碰撞,有了碰撞,有了不一致,就要通过“化”变成一致。
和——一致的声音
“和故百物化焉”——《礼记 乐记》中的这句话同时出现了“和”、“化”两个字。欧阳中石说,“和”字从“口”部,意思是人发出的声音。声音虽有不同,却是一致的,这就是“和而不同、不同而和”。
3月6日,新华网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图为欧阳中石先生动笔书写,图解文字的象形含义。新华网记者 杨理光摄
繁荣与和谐就是文化发展的道路
欧阳中石认为,“文”、“德”、“化”的最终目标是“和”,“‘文德化和’四个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文化”就是用“文”化及一切,把一切化成了“文”,把一切事物变成繁荣而和谐的状态。欧阳中石说,“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中华民族从祖先一直到今人,一直在追求这种繁荣与和谐。换言之,繁荣与和谐,就是文化发展的道路。” (记者 杨理光)
专题:2013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