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篪谈叙危机:不庇护任何人 续提供人道援助
3月9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石岩 马学玲)“我们尊重叙利亚人民的意愿和选择,不庇护任何人。”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9日在此间表示,今后还会继续向叙利亚人民提供人道主义的援助。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9日上午举行记者会,杨洁篪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
杨洁篪表示,叙利亚危机已经持续两年多时间,人民仍在遭受流血和苦难,中方对此感到痛心和关切。目前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军事手段不可取,对话谈判才是正确的出路。
“解决叙利亚危机出路何在?”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杨洁篪反问道,既然武力解决不了问题,那么为什么大家不坐下来谈呢?既然叙利亚问题“行动小组”日内瓦外长会议公报已就政治解决达成了一致,那么为什么大家不去实实在在地予以推动落实呢?
“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心中装的是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叙利亚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说。
“实际行动证实了的语言是最好的语言”,杨洁篪引用这句阿拉伯谚语表示,任何解决方案只要为叙利亚各方所接受,我们都会尊重和支持。
“我们与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保持着接触,目的是劝和、促谈。”杨洁篪表示,我们尊重普拉希米联合特别代表的斡旋工作,我们支持阿盟及有关地区国家为正式解决叙利亚问题所做的努力。我们还及时向叙利亚人民提供人道主义的援助,我们今后还会继续提供。
“刚才记者朋友提到了西亚北非一些国家的政局发生了一些变化,变的是一些国家、地区的政局,不变的是中国人民同这些国家人民的深厚友谊。”杨洁篪认为,事实上,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是变中有进。
杨洁篪表示,我们理解地区、国家人民要求变革的愿望和诉求,我们支持地区、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我们愿意加强同各国在治国理政经验方面的交流,我们将继续向有关国家提供经济、技术和人道主义援助。
“总之,中阿关系将会持续不断向前发展。”他说。(完)
专题:2013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