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 迈向“大部制”路线已明晰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题:“稳中求进”迈向大部制路线已明晰
记者 许云峰 万淑艳
11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王峰亮相在数百名中外记者前。
在过去的一天里,《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这份方案并非外界期待的“大部制”。王峰谈到,此次改革的特别之处在于“稳中求进,突出重点”。他又强调大部制是“改革的重要原则和要求”。
在王峰与记者的问答间,中国政府机构循序渐进迈向大部制的路线逐渐明晰。
王峰表示,搞“大部制”完全正确,它充分体现了“精简、统一、效能”的基本原则,但他同时强调机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许多问题不是通过一次改革就能解决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看准了先迈出一步。”在他看来,机构改革要看条件是否具备、有没有更广泛共识,“如果这两点有一点不具备,我认为动这个机构就要慎重。”
“在‘大部制’前面还有‘稳步推进’,在职能转变前面还有‘加快推进’。”王峰表示,对机构来讲就是要稳步推进,看准的要改,看不准的、大家没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应放一放。
在本次改革中,“大文化部”并未出现。但王峰认为,新闻出版总署与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两机构合并便是“大文化部”的“非常关键的一步”,“至于能不能在这个基础上再往下推,咱们先走走看。”
在他看来,合并卫生和计划生育两部门,便是为了整合资源,减少职责交叉重复。而拆分铁道部并入交通运输部,则是为了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整合各种交通资源优势,并打破原来政企不分、权责不分的障碍。
但王峰还主张,不管什么改革,都要围绕“老百姓需求”这一点去考虑。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大”,把它合起来。
他说,“应把重点就集中在几个领域,把它改好了,把它巩固住了,让它很快地见到成效。”而做到这一点,除了有序推进的政府机构改革,更涉及到职能转变。
王峰阐述,机构是职能的载体,如果职能不转变,一味调整机构,实践证明有两种结果:第一,把不同类型的机构硬整合起来,导致运行不畅,不多久就又可能分开。第二,机构整合起来责任过于繁重,结果很容易在运行中顾此失彼。
而他认为,对于政府而言,须转变职能,理清政府和市场、社会、公民之间的权界关系。解决现在政府管得过多过细的问题,进一步简政放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发挥市场配置、社会力量管社会的作用。
加强和改进宏观管理,则是王峰强调的职能转变另一面。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项政府职能中,“我们还有诸多该管没有管起来的地方。”他说。
发布会结束时,围拢向主席台的记者们还在继续抛出问题:“铁道部巨额债务问题如何解决?”“铁道部会不会裁员?”“大部制改革下一步如何推行?”
王峰起身鞠躬离去前,留下了一句话:“这个问题等若干时间之后你就会看到答案的。”(完)
专题:2013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