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代表集体“发声”为草根代言
他们是今年两会上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从3名到31名——今年两会上,更多农民工代表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集体“发声”,带来原汁原味的民意。
记者从全国人大获悉,截至目前,已有17名农民工代表正式提交了41份建议,还有议案、建议在陆续提交中。他们都关注哪些话题?对履职有何设想?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多位农民工代表。
为2.6亿多农民工代言——期待扫除融入城市的障碍
解决农民工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强化农民工“五险一金”、切实改善农民工现状……梳理这41条建议,近半数和农民工群体的切身诉求直接有关。
农民工代表吕荣华是浙江乔顿服饰公司的一名西服整烫工。她提交的三条建议中,两条和农民工有关,分别是加快推行“教育券”制度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开办“民工学校”。
“温州400万农民工,差不多有50万子女。这些孩子如果留守家中很可怜,如果跟来城市不能接受教育也很可怜。”
吕荣华建议推行“教育券”制度,把义务教育补助金以“教育券”形式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教育券”全国流通,农民工子女凭券入学,各地政府凭券与中央财政结算,用“教育转移支付”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来自广东东莞的代表曾桂香。她建议打破原有的教育经费拨付方式,参照社保卡的形式,由户籍地拨款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建立“义务教育卡”,可在全国范围使用。“我们希望扎根在城市、融入城市,子女受到更好教育,用知识改变命运。”她说。
山东三箭置业集团的油漆粉刷工陈雪萍代表最牵挂农民工工资问题,今年她提了一份“关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建议”。
“拖欠农民工工资要从根源解决。一些建设单位资金不足仓促上项目,让施工单位垫资开工,施工单位拆东墙补西墙难以维系。”她建议,各级政府严格审查建设资金落实情况,“不要让农民工兄弟流汗再流泪”。
牵挂6亿多农村人的福祉——盼农村迎来大发展
在农民工代表交来的建议中,处处可见他们对6亿多农村人的牵挂。
来自河南的张全收代表一口气提交了7条建议,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养老、土地流转、农村发展规划等多方面为农村发展“支招”。
“我是从农村走出的,虽然在外面打拼了很多年,但最关心的还是农村的发展,农村百姓的社会保障问题。”多年在深圳从事农民工劳务派遣的张全收对记者说。
针对目前农村留守老人现象严重,张全收建议尽快完善农村老有所养机制,加大对农村敬老院建设的投入,探索建立农村市场化养老保障机制,并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补贴标准。
针对农民工创业返乡现象,一直力推为外出务工人员建流动党支部的全国人大代表卢金生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并给予政策、资金支持的建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第一、二代农民工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一些人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积累,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帮助他们返乡创业,能更好促进农民工输出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自江西丰城市蕉坑乡的卢金生说。
心系“美丽中国”——为城市的发展做贡献
在41条建议中,两位环卫工人代表贡献了3条,都关乎“美丽中国”。
“有人说我们一把扫帚写春秋。这回当上人大代表,我们也可以拿起笔写建议。这支笔比扫帚重,因为代表着我们身后千千万万、风里来雨里去的环卫工人。”45岁的全国人大代表谢智波的建议质朴之极——《关于应坚决向不文明、不卫生行为说“不”的建议》。
谢智波从湖南农村老家来到福建,在福州扫了十几年马路。他直言社会上一些不文明、不卫生行为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更让环卫工人不堪重负,应对这些行为“零容忍”,通过惩处措施推动全社会文明卫生习惯的养成。
来自浙江的环卫工人代表陈腊英有两条建议:“建立生活垃圾减量率约束性指标考核制度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在生活垃圾处置场所建立环境教育基地”。
“环卫工人扫地是很简单的,处理垃圾却很难。‘美丽中国’要从环境教育抓起,让更多的人关心环卫事业,理解环卫工人,少产生一点垃圾,多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陈腊英对记者说。
还有一些代表的视野更宽广。在北京当了20年保安的朱良玉代表呼吁关注城市保安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自福建的谢利英代表呼吁为出口企业减轻税负;在江苏打工的曹勇代表则关注民间公益组织的转型升级,希望能更好帮扶困难农民工……
无论是已经提交的建议,还是那些仍在酝酿中的建议,上会第一年,新农民工代表的集体“发声”让我们感动。他们不仅为2.6亿多农民工代言,更是将他们个人的梦想与家乡和国家的梦想紧紧联系在一起。
他们当中,很多只有初中学历,对初次履职都感到压力很大。但我们看到了他们在会前会中四处调研交流的那份忙碌,也看到了开会以来他们大会小会从头到尾认真讨论记录的那份执著。对他们而言,今年只是开始,更好地履职将是他们未来至少五年的重要使命。 (记者 霍小光、韩洁、余晓洁、王海鹰)
专题:2013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