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特稿:解读李克强(6)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3月15日 10: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资料图:2010年7月8日,李克强在山东济宁市嘉祥县大孙村与贫困户孙树节一家亲切交谈。

  “他不仅具有现代意识,别忘了,年轻时,他裤角上常有泥巴,手上满是茧子”

  普遍的观点认为,与以往“摸石头过河”式的传统改革不同,当下中国的改革已趋向复杂化、精细化、专业化。这就要求当前改革的领导者,不仅要拥有勇气和魄力,还需要有完备、科学、现代的专业知识体系做支撑。

  而李克强,这位新中国第一位博士总理,不仅有果敢的决断力,被称为“解决复杂经济社会难题的高手”,同时,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并且有在一流学府系统接受现代学科训练的经历。

  完备的精英教育和传统学养功底让他在外交舞台上挥洒自如。李克强曾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多个场合直接用英语交谈,两人的正式会谈,从宴会厅一直谈到阳台上的咖啡桌,长达3个小时,远远超出原先预定的1小时。

  中俄天然气合作价格多年来始终谈不拢,李克强2012年与普京会谈后,提出“上下游一体化”的互利合作模式,被普京称之为“新思路”。一位随行记者注意到:两人会谈时,普京频频点头,眼睛直视李克强的眼睛,神情专注,甚至拿起笔记录起来。熟悉普京的中俄双方人士说,他这样的举动在国际场合并不多见,“他遇见了一个强大的、值得尊敬的伙伴”。两人的会谈时间也从原定的一小时延长至两小时,仍意犹未尽。

  2011年8月,李克强访问香港时,也曾用中英文交替发表演讲,访港短短3天,被香港媒体誉为“李旋风”。还有媒体在描述他与加拿大环境部长的一场会见后调侃说,“某种意义上,给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当翻译就像一份‘闲差’”。

  这位颇具魅力的政治家可以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地在世界级论坛上侃侃而谈,与他国政要谈笑风生,研讨世界大势,谈论国家利益。但在另一些时候,他也可以穿件普通衬衫、套上旧夹克,深入中国的某一处贫困角落,坐到老百姓的屋里拉家常,亲热地聊起看病报销、儿子回不回家过年之类的话题。

  有媒体称,李克强是一位极富现代意识的政治家。但一位在他身边多年的工作人员提醒人们:“他不仅具有现代意识,别忘了,年轻时他裤角上常有泥巴,手上满是茧子。”

  1974年,19岁的李克强到穷得出名的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插队当知青,与农民同住同劳动。村民们回忆,当时“黑瘦黑瘦”的李克强手上总拿着一本书,但同时,他也是“一同下放的学生里干活最好的一个”。据说,每天10个小时的农活让他的手磨出了水泡,而且,“他跟村民关系好,从来没跟谁红过脸。”

  两年后,李克强从知青中脱颖而出,公社党委把他派到最穷的大庙大队去当党支部书记。这个带着书卷气的年轻人和村民们一起种粮食、“流大汗”,以至于不少人以为,他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

  那块土地上后来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小岗村传奇,18位农民为了不再饿肚子,偷偷立下生死状,开始“大包干”。但粮食产量增长了,农民的日子却始终没富起来。《中国青年》杂志1983年的一篇报道说,1977年,李克强“带着不解之谜”,离开那块土地,考进了北京大学。

  有人推测,在此后的求学、研究、从政的生涯中,李克强在不同时期始终都在求解这个“不解之谜”。比如,他的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探讨的都是农村工业化问题和如何破解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过上现代生活;再比如,无论是他主政河南之时,还是进入中央之后,都大力倡导“新型城镇化”,认定城镇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位与他共过事的官员说:“在他手上来推进城镇化,或许是最合适的,因为他当过知青,了解农村,了解农民对土地的感情。”

  美国《福布斯》杂志在评选2012年度全球权力人物排行榜时,将这位中国的政治新星排在第13位,给出的一句概要介绍是:“李曾在公社工作,有着为劳工阶层鼓与呼的名声。”

  曾经的知青经历给他烙下了脚踏大地的平民情怀。30年后,已经成为国务院常务副总理的李克强用最大的努力改善民生。他力推的两项重要工作——医疗体制改革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都与基层民生息息相关。

  面对医疗体制改革这个“世界性难题”,身为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的李克强,把“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作为新医改的近期思路,他同时提出,医改的核心理念是:“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农村医疗在这次改革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新农合补助资金802亿元,是2007年的7倍,是2005年的150倍。而曾经缺少保障的农民,也是医改最先受惠的群体。2008年,李克强接手负责医改的当年,保障农民就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实现了“全覆盖”,让8.15亿农民有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医保”。

  一位参与医改工作的官员概括,新医改前三年的成果,一是织就了世界上最大一张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3年时间,将医保覆盖率从约30%提高到95%;二是打造了一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平台,让乡乡都有卫生院,村村都有卫生室,街道有卫生服务中心,“将医疗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但同时,李克强的医改思路也绝非政府一味砸钱、大包大揽。他一再要求“厘清界限”,区分“基本”与“非基本”,为市场留下空间。基本的,由政府主导;非基本的,交给市场和社会。

  有人评论说,这样的思路,既体现了主导者市场经济、现代管理的“头脑”,也彰显着扶助弱势的“良心”。

  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有几期专门刊发文章研讨中国医改,其中一篇认为,“医改基本在正确的方向上行进”。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2012年说:“中国医改仅用了短短3年,取得的成效之巨大令人难以置信……必须承认,中国在医改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主抓医改工作期间,李克强还力推两项制度。一是大病医疗保险新政,这项2012年9月正式出台的政策,将保险公司引入新医改,旨在让绝大部分人不会再因为疾病而陷入经济困境。另一项则是2013年3月刚刚公布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在省市两级分级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将境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均列入救助对象,让“等钱救命”的事情不再发生。

  在去年年底的一次国务院会议上,他曾经撂下“狠话”:“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推出这项制度!”

  事实上,8年前,为了底层民众的生活,还在地方主政的李克强就曾撂下过同样的“狠话”。2004年12月,成为辽宁省委书记后的第12天,李克强冒着零下29度的严寒,来到抚顺市的棚户区视察。在一个名叫莫地沟的煤矿棚房区里他发现,居民水缸里的水冻成硬梆梆的冰疙瘩;房子四面漏风,没有暖气,炕上的老人,裹着被子,冻得瑟瑟发抖。居民们告诉他,这里几百人共用一个简易厕所。

  李克强当场对这些棚户居民说:“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们住上楼房!”仅仅4天后,辽宁省委就将棚户区改造任务列为该省“一号民生工程”;两个多月后,辽宁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棚改正式启动。

  从2005年到2011年底,辽宁全省共有近3000万平方米的城市棚户区得到改造,超过200万贫困居民有机会住进了现代化的社区。2012年,联合国人居署官员班吉•奥拉仁奥因卡在调研后盛赞,辽宁棚户区改造“破解了世界性难题”。

  直到现在,李克强依然在持续关注和推进棚户区改造。今年春节前,他专程来到包头的棚户区调研,他说,棚改是城镇化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不能让城市这边高楼大厦,那边棚户连片”。

  住建部一位官员回忆,李克强曾经多次表示,住在棚户区里的,大多是曾为新中国的发展做过贡献、却慢慢被遗忘的人。“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是在还政府的旧债。”

  事实上,在医改和棚户区改造工作之前,李克强也曾经说过“砸锅卖铁”的语句,而对象也同样是底层民众——感染艾滋病毒的河南农民。

  上世纪90年代初,河南不少农民因向违规采血人卖血而感染艾滋病毒。2000年前后,李克强到河南上任不久,感染者们逐步进入发病期,全省的艾滋病疫情也一度引发了国内外舆论的质疑与批评。

  事实是,李克强在担任河南省长期间,曾下令严打非法采血。他曾从省政府拨出专项资金1.6亿元用来规范建设了18所市级血站。2002年成为河南省委书记之后,他明确提出:“即使砸锅卖铁,也要让这些病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基本医疗保障,不使一个适龄儿童失学。”

  2003年,河南开始对因卖血感染艾滋病的患者进行免费治疗、免费检测、免费母婴阻断、艾滋孤儿免费上学等救助措施,成为国家现今对艾滋病患者“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前奏。在他的强力主导下,河南进行了首次省级艾滋病情普查,公布真实疫情,并且将机关干部和大批医护人员派到“艾滋村”进行重点帮扶。而他本人,也一年内三次前往艾滋病村,与患者握手交谈。

  《亚洲周刊》报道称,在他任上,河南的艾滋病疫情得到控制,疫情最重的驻马店市,死亡率由2001年的11.6%下降到2006年的5.6%。另有数据显示,全省病死率由2002年的12.36%下降至2012年3.39%。

  时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处代表魏英瑛曾对河南防治艾滋病的工作给予高度赞誉。她说:“河南的防艾经验值得在国际范围内推广。”

【编辑:庄百万】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