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写:答问“蓝天白云” 再见梅地亚
中新社北京3月15日电 题:答问“蓝天白云” 再见梅地亚
中新社记者 李志全 顾一航 王雪
“不断改善空气质量,还人民一片蓝天。”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开场白中主动就由雾霾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向中外媒体“喂料”。
1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环保部官员围绕“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答惑释疑。这也是今年人大会议新闻中心的最后一场记者会。
在吴晓青看来,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的前提是“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尽快改变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他用了一组数据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仅占中国国土面积8%左右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却消耗全国42%的煤炭、52%的汽柴油,生产55%的钢铁,生产40%的水泥,单位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区的5倍以上。
“我们必须针对重污染地区出重拳、用猛药,而且还要打组合拳,加强治理。”吴晓青说,蓝天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指标。他还说,脱离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离开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
北京梅地亚中心是人大会议新闻中心所在地。中新社记者粗略统计,从3月4日至今,这里先后举行了10多场记者会,发改委、商务部、科技部、农业部、民政部、央行等部委负责人逐一登台直面中外媒体。外界透过此,观察中国经济决策的新信号,改善民生的新规划,以及民主政治进程的新变化。
记者会上不乏当下的热点敏感问题。今天,北京一家媒体就向吴晓青抛出了“网民检测水质的标准是要看市长敢不敢下河游泳”的话题。
同样在这里,华尔街日报记者提出了“计生政策”的问题。澳大利亚金融评论记者则提出有关“热钱”的问题。
坦诚是被“拷问”官员的特点之一。针对“雾霾治理时间可能需要长达18年”的质疑,吴晓青说,“我自己作为一个北京市民,同时作为一个环境保护工作者,心情和大家一样,看到这样的污染天气也是心急如焚。”
而针对“油价”质疑,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社会上有很多批评的意见,这些我都听见了,也都理解。”他阐释发改委调整油价有章可循后,也坦陈机制“仍有明显的缺点”。
记者会上也不乏温情互动。3月8日,商务部长陈德铭向女士们表达节日问候的同时,提出要“关照一下女记者们”。随后,他还自曝网购“囧事”,场内互动热烈。
除了官员外,梅地亚中心还举办了“一线工人农民代表谈履职”记者会,6位基层人大代表侃侃而谈。被誉为“最美洗脚妹”的全国人大代表刘丽面对镜头直言,“我就生活在这个群体中,我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们最需要解决的是哪些问题。”
全国两会是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此次报名采访大会的中外记者达3000多名。“让我们明年3月再相聚!再见!”记者会主持人王效云最后说道。(完)
专题:2013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