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之路:回望彩虹风雨后 万家忧乐上心头(4)
七、把握宏观:培育公平统一市场,有效配置资源
李克强还被普遍看做是“市场派”。去年12月19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调研座谈会上,李克强要求认真研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政策。他说:“一些领域的盈利亏损,可以让民营企业来投资、承担。而政府要做的,是把握宏观,把握经济总量。”
半个月后的长江流域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他又提出:“政府的行政力量很难替代市场,我们倒不如专心考虑如何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
在最近的一次调研中,李克强再次告诫有关部门的领导:“行政力量有限,关键在于制度,要依靠改革和市场的力量。”“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的企业,都应当在一个公平的市场中平等竞争。”他指出,要培育建立统一的大市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他要求,政府要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平等的竞争条件。李克强还大胆的提出,当下,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面临无比复杂的局面,能否临乱不乱、快刀斩乱麻,至关重要。李克强坦言,“改革走到今天,问题千头万绪,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可能事倍功半。需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这种突破口就是十八大报告所讲: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说到底是法治经济,而市场化改革终归是法治化改革。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实现社会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李克强表示,2013年,要顶住世界经济可能的下行压力,拉动内需发挥作用,投融资体制改革刻不容缓。他鼓励各地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投资。“已经规划好的项目,总量把握好,有些就可以让地方自己决定。同时,在投资过程中,既要公开招投标,也要引入民营资本。” 他说:“现在看来,民营投资受到的约束仍然很大。如果把这些所谓的‘弹簧门’卸掉,把‘玻璃门’打碎,那投资的潜力还是相当巨大的。”
李克强强调,“中国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致力于营造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八、美丽中国:安居乐业增收 天蓝地绿水净
今年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多天罕见的雾霾,李克强公开表态:问题的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解决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要直面雾霾天气,政府“应公开透明、及时并如实向公众公开PM2.5的数据”。
去年,李克强力主推动中国对PM2.5数值的监测公开。他说:“公开了又能怎么样呢?在一个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时代,你不公开公众照样有渠道获知,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
李克强在出席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时回应说:“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他同时透露,中国将进一步加强空气污染防治,修订并发布空气质量标准。他还要求:“抓紧做好增加PM2.5监测指标的准备”。
来自环保部的人士透露,在空气质量监测新标准发布后,李克强依然多次敦促环保部门,公开、透明、及时发布监测数据,“消除引发社会心理恐慌的根源”。
李克强在不久前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上说:“PM2.5是一个数值,但却有标志性的意义。我们不仅要公开,也要逐步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他同时强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人们希望安居、乐业、增收,也希望天蓝、地绿、水净。作为政府,我们有责任调动各方面力量防治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