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深谙俄罗斯文化获赞 对俄文学作品信手拈来(2)
深情的回忆
现场气氛越来越热烈。俄罗斯朋友们一一道出自己的心声,他们格外珍惜这次宝贵的交流机会。
习主席认真听着,时而颔首、时而记录……
蓄着浓密胡须的阿布哈京,是俄通社—塔斯社总编辑。说起这次访问前金砖国家媒体的联合采访,他连连赞叹习主席深谙俄罗斯文化。
习主席颇有感触:“在中国,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对俄罗斯文化都有所了解。”
习主席信手拈来:“普希金的诗歌,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托尔斯泰的三大名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屠格涅夫、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白痴》,果戈里的《死魂灵》,还有高尔基的三部曲,法捷耶夫的《毁灭》,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习主席如数家珍,让在座俄罗斯朋友由衷感慨:一位大国的领导人,竟对友好邻邦的文化如此熟悉!对于中俄两国历久弥新的文化交流来说,这不是最生动的写照和见证吗?
“我年轻时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当时给了我很大的影响。这就是优秀文化的魅力。”习主席深情回忆起当年的青春岁月。他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厚的家国情怀,让每一位听众动容。
“同我一样,千千万万中国人对俄罗斯文化都很喜爱,对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民都很有感情”。他谈到前一天参加普京总统举行的欢迎宴会,乐队演奏了《喀秋莎》《红莓花儿开》。熟悉而优美的曲调一响起,就拨动了很多人的心弦。习主席说:“我对普京总统说,中国人差不多都会唱这些歌,也算是中国民歌了。”
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在大潮澎湃的改革开放中,文化与两国人民相互支持和友好合作相伴而行,在两个民族的精神家园,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迹。
心灵的沟通
国际关系学院四年级学生斯列萨列夫当天上午在学校聆听了习主席的演讲。迎着习主席鼓励的眼神,他用中文清晰讲述了两国青年人的交往。当习主席夸他汉语说得好时,他开心地笑了。
来自《俄罗斯报》的中文版编辑戈尔什科娃,今天特意穿了一身“中国红”:“我希望今后有更多机会和中国青年人接触交流。”
习主席说,要发展好中俄关系,就要面向未来,培养青年一代的友谊。要让青年人了解对方国家的历史和现在,学习对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进行心灵的沟通。
对两国文化交流、民间交往,习主席一直牵挂在心。3年前访问俄罗斯时,他走进接收中国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儿童疗养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出席了俄罗斯“汉语年”开幕式。这次访问,又出席了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并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互办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互派大型青年代表团访问,到2020年双方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0万人。“这就是为了培养中俄友好接班人。接班人的培养,要趁势而为、趁热打铁。”他殷切寄语中俄青年一代。
“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习主席的话,道出了文化交流的特性和魅力,也预示着中俄文化交流更加美好的明天。
历史将记住今天:中国国家主席同俄罗斯老中青三代朋友欢聚一堂,畅谈文化交流,共话中俄友好。民心工程、未来工程等关于文化交流的阐述,将深深影响中俄乃至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未来……(记者杜尚泽、施晓慧、林雪丹、谢亚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