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宝兴县临时安置点:志愿者送来一大锅饺子
21日下午,宝兴县灵关中学临时安置点,28岁的消防战士李云林正在接受医疗人员治疗。他徒步从芦山县走到宝兴县,历经7小时,脚底磨出了血泡。
本报记者 宋 嵩摄
21日,宝兴县群众在安置点搭建临时居住场所。
本报记者 李 舸摄
4月21日上午,本报一路记者从凤凰山机场出发,乘坐直升机到达宝兴县城。
当地居民大部分集中在宝兴中学的操场上,一些伤员已被直升机送走了。熊猫文化宫的一楼礼堂被辟为县物资收集点。据了解,这里最缺的是淡水和帐篷,记者乘坐的直升机运输能力有限,一次只能运载15个帐篷。
县检察院旁边的空地上,有几顶简易帐篷。穆坪镇新宝村高光富一家三口就住在其中一顶帐篷里。在帐篷前,他们架起了一口铝锅,中午煮了一锅水煮白菜,这是高光富与妻子、女儿地震后吃的第一顿热乎饭。
李凯是县城一家酒水、饮料店的老板,他当日已经捐出120箱水并送到了县物资收集点。“捐出这么多水,少了不少收入吧?”面对记者的问题,他说:“这个关键时刻,想不了那么多了,先和大家渡过难关吧。如果后面还有需要,我会继续捐的。”
4月21日上午,另一路记者徒步到达宝兴灵关镇,来到镇上最大的安置点——灵关中学。操场上搭满了临时帐篷。记者发现,这里有齐全的生活必需品,还可以生火做饭。居民周英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因为房屋严重受损,搬到这里来住的,物品都是从家里带来的,能相互借用。
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在校园大门处用课桌搭建起临时救治点。来自什邡市医疗救援队的医生王忠元告诉记者,他们备有绷带、碘酒、酒精等急救必需品,当地的伤员先被送来这里进行临时急救,情况较为严重的再送往雅安市区或者成都的大医院就诊。
中午时分,几名志愿者抬着两大桶稀饭来到教学楼旁边的救援队临时集结点,招呼各路救援队的队员吃饭。志愿者张英杰熟练地分发餐具。张英杰是安置点附近的居民,每天都来帮忙。
记者来到学校后门旁的厨房,几名志愿者正在用大锅烧开水、煮饺子。“食材是我们大家从家里带过来的,凑起来就够做几十人吃的饺子了。”志愿者李向云今年62岁,也是安置点附近的居民。
由于地震中教学楼已经成了危房,灵关中学的学生们都放了长假。在操场的一端,设有灵关中学学生志愿者集结点。“有很多同学愿意来安置点帮忙。”该校高一学生、志愿者林伟说。本报记者 苏显龙 张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