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往灵关镇山路塌方仅可步行 滚石尽头系悬崖
本报记者9小时走过40多公里震区
徒步穿越生命线
因为地震,因为要保“生命线”的畅通,使本来“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变得更加艰难。
从雅安到芦山县的公路被堵,记者深夜步行3个多小时,才进入芦山县城。从芦山县去相邻的重灾区宝兴县,更是险峻难行。一边是不断滚落山石的高山,一边是陡峭悬崖以及湍急的河流,短短15公里山路,记者又整整走了将近6个小时。这一路,记者一共走了九小时。
这头是望穿秋水的灾区群众,那头是恨不得插翅飞去的救援人员,可这条难于登天的蜀道,横阻中间,让双方都备受煎熬。
从雅安市区到芦山
深夜步行30余公里
4月21日零时,记者赶到成都,并连夜赶赴雅安。可到了雅安才知道,虽然距离芦山县只有30余公里,平时开车40分钟就能到,可现在却是“寸步难行”。
由于大量救援车辆集中涌到这条从雅安到芦山的“生命线”上,造成大面积拥堵,有关部门对从雅安到芦山的公路实行管制,分设了好几处关卡。即使是运输救援物资的军车,也要就近把物资卸下,不能进入芦山。一般的私家车是不能通过的,以便在关键时刻让出生命通道。
本来还有另外一条从雅安绕行其他地方100多公里的小路,但据运输物资的司机说,这条小路也已堵了十几公里,并且实行了管制,无法通过。
要进芦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步行。凌晨2时,从雅安出发,因为已实行交通管制,路上没再看到大面积拥堵,但每到一个关卡,都会看到大量救援车辆排队等候入芦,路边还随处可见在车里过夜的当地乡亲。
一口气走到5点半,天空已隐隐发亮,可离芦山县城还很远。这时,几辆摩托车从后面驶过。记者赶紧招手,冷风中,车主很热情。三个人同挤一辆摩托车,终于在早上6时15分进入芦山县城。下车时,记者想付车费,对方摆摆手,迅速消失在刚刚升起的薄雾中。
从芦山县到灵关镇
一边是滚石一边是悬崖
宝兴县是重灾区,隶属宝兴县的灵关镇也不例外。据从里面出来的村民说,“镇里90%的房子都毁了。”这里是从芦山到宝兴的必经之路,可当时从芦山县到灵关镇只有一段十几公里的公路可以通车,剩下的15公里山路,因为严重塌方,只能步行。15公里山路,记者走了将近6个小时。
进入灵关镇的山路也是去宝兴县的必经之路,路宽大约5米,一边是山石已经裸露的高山,一边是陡峭的悬崖,悬崖下是河流,悬崖边的多处护栏已被滚落的巨石砸烂,有的车辆已被砸得面目全非。
记者从上午10时开始,挺进灵关镇。没走多久,就余震不断。每震一次,山上滚下的碎石,有的直接落入悬崖下的河流里,有些石雨砸到人脸上。路边最大的碎石能有石桌大小,很快,原本好不容易打通的路又被堵上。
有时,头顶上的山石已被震出粗粗的裂纹,工程兵就会紧急赶过去爆破,然后迅速清理出道路,以便让救援车辆和从灵关镇开出的伤员车通过。就在记者快速跑过一处狭窄的通道时,碎石又噼里啪啦地滚落下来。
将近下午4时,记者终于步行进入灵关镇,破坏程度远比想象的严重。很多房子都已倒塌,这个号称“比宝兴县城还要大”的灵关镇,此时断水断电,只有部分手机信号能接通。
从灵关回芦山
余震不断大地在发抖
傍晚,被山石阻断多次又打通多次的芦山到灵关镇山路终于又可短暂通行。为及时传出稿件,记者先后乘坐摩托车、救援车、拖拉机、救护车、工程车等多种车辆,像接力一样,在前方不断响起的“往前冲”、“打通生命线”的口号中,回到芦山县。
下山后,仍是余震不断,感觉大地有时在发抖,有时在跳跃。
回芦山的路,仍然险象环生,时时听见碎石滚落的声音,一路往前冲,不断有拳头大小的石头落在记者身前或身后一米处。路边偶尔可见一些民房被砸得破烂不堪,里面不再有人居住,只有几只找不到主人的狗在汪汪地叫着。(特派记者 张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