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灾难中凝聚不屈的力量
4月23日,中南海勤政殿,中央政治局常委为四川芦山地震遇难同胞和在抢险救灾中英勇牺牲的战士起立默哀。凝重无声的时刻,是党中央与人民患难与共的情感表达,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领导和调动各方统一行动,牢牢把握抗震救灾工作主动权。第一时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强调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第一时间,受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委托,李克强总理飞赴灾区,在断壁残垣上指挥救援工作;第一时间,人民子弟兵进入地震灾区,肩负起抢险救灾突击队的职责……一个个“第一时间”,阐释着我们党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体现了我们国家视民如伤的崇高理念。
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能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越能鼓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正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直接指挥下,四川省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紧急行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冲锋在前,社会各界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抗震救灾有力进行。经过各方面艰苦努力,灾区抢险救援、伤员救治、卫生防疫、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资金物资保障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当前,抗震救灾依然处在关键时刻,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就要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继续搜救被困群众、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安排灾区群众基本生活,抓紧做好基础设施修复和废墟清理工作,做好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完成好抗震救灾这项重大任务,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其在灾难面前的国家意志和公民精神。评判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就是看她能否在灾难中鼓舞人民信心、凝聚国家力量。一次次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本色,砥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也在阐释着一个深刻道理:只要我们有准备,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在风险挑战中不断抵达“中国梦”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