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救援组织芦山纪实:爱心拥堵 对接成难题(3)
芦山县团委设立的志愿者登记台前,人满为患。挤在登记台前年轻的脸庞上,有兴奋也有焦灼。负责登记的一位女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4月20日一天,已经有1000多个志愿者在这里登记。志愿者做的工作主要有两个,一是卸货,二是清洁。
4月21日上午,在迎宾大道的一侧,拉起了一排帐篷,一个个民间救援组织在这里摆摊设点,排出去有100多米远。这里除了是民间组织的基地,还是志愿者的招募点。
此时,芦山县城最主要的一条街道——迎宾大道,车辆行驶缓慢。打着各种条幅的救援车辆分外显眼。陈凯说,民间的救援已经严重供过于求,并且浪费严重。浙江的一家救援队,开了30辆奥迪Q7前来;某市人防办的救援队伍,带来了价值几百万的加长版悍马。这些平常难得一见的豪车,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齐聚在这个贫困的县城。
对接的难题
壹基金救援联盟四川响应中心主任陈凯说,民间救援力量的供过于求,一方面说明汶川地震后民间救援力量的成长,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与民间的对接机制仍没有建立起来。“这些民间力量成长起来了,但怎么用,这是考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个课题。”
事实上,在汶川地震期间,政府如何与民间力量衔接,就已经成为一个问题。由于不了解需求,民间组织资源的投放,一方面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又有死角。
陈凯认为,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供需不对称。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政府应该充分地搜集信息;另一方面,政府掌握的这些需求信息,应该向民间组织公布,以便民间组织合理配置资源。
为了保证资源配置的质量,陈凯建议,在救灾的各个阶段——无论是灾情评估阶段、救援阶段还是灾后重建,政府都可以向民间组织购买服务。“这样既保证了专业,又不至于浪费。”
陈凯讲了一个壹基金救援联盟的做法,来说明他们所理解的专业:他们救人的顺序,是先救能走动的人,然后是轻伤员,再次是重伤员,最后才处理死者。这与中国传统“逝者为尊”的观念相冲突。但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先处理死者,就会减少活着的人被救出的机会。
在救灾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数量上供过于求,质量上又严重不足。这在志愿者问题上体现得很明显。大量的志愿者蜂拥到民间救援组织的展台前报名,但大多数人连基本的救援知识都不具备。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看到,一位看起来年纪很小的女孩挤到一个展台前报名,工作人员问她:“你是不是初中生?”她说“是”。
记者问一位骑车从成都赶来的大学生:你知道哪些有关救援的知识?他茫然地摇摇头。
4月21日下午4点,在华夏公益联盟的展台前,刘宝宗开始了到芦山后的第一堂志愿者培训课。他让20位报名的志愿者拉着一根绳子围成一圈,然后让一个人在上面行走。要想不让上面的人掉下来,志愿者就要使劲拉紧绳子。他想用这种方式说明:从支持别人中获得快乐,这就是志愿者的精神。
刘宝宗还演示了心肺复苏的要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现场观察到,虽然他讲得丝丝入扣,但年轻的志愿者们仍然听得似懂非懂。 ★ 本刊记者/韩永 (实习生孙小磊、刘蔚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