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探芦山救灾物资接收发放流程 最终领取要公示
救灾物资最终领取要公示
记者探访芦山县救灾物资接收发放流程———
“全国各地大批救灾物资在芦山是如何调度、收发的?灾区群众是怎样领到这些物资的?本报记者通过采访、目击、亲历等多种方式还原了救灾物资的传递路线。”
芦山县民政局在芦山县城主干道的路口处设置了物资接收处,在这里架设了四个简易的办公桌,分别是接收处、发放处、运输协调处和粮食捐赠处。在民政局的办公桌旁边,红十字会也支起了办公桌。在这里有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物资接收、存储、发放的流程。
根据纪检监察人员提供的一份救灾物资接收发放流程图,救灾物资主要有五个来源,分别是国家调拨、社会捐赠、对口联系单位捐赠、境外捐赠和政府采购。在救灾物资到达之后,将在民政局的办公桌前登记,捐赠方会领到一份物资接收回执。
根据物资的数量和种类,前方指挥部会依照仓库存储的状况和需求的状况拟定发放计划。民政局救灾物资2号仓库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是相对急需的物资将会直接发放至基层,而如果是相对宽裕的物资,可能会先存储至仓库。无论是发放或存储,物资的提供者都会收到一份回执。
红十字会的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目前全部的救灾物资都需要通过民政局接收并进行调配。唯一的例外是药品,药品大多通过红十字会接收,并通过医院进行发放。物资接收时,民政部门需要建立“抗震救灾物资接收登记台账”,这个台账在接收方和仓库都会建立,写明发货单位、物资品名、数量、单位、验收人、经办人。
乡(镇、街道)、村(社区)和组(安置点)具备权限提出物资需求的申请。三级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取得审批之后,方可前来领取物资。
物资可以从仓库和物资接收点由“发放处”的工作人员发放,发出物资需要填写出库单,这份出库单写明了物资接收的单位、类别、品种和数量。同时,一份一式两份的回执也会与物资一并发出,一份由接收方保存,一份还需要返回仓库或是物资发放处。
完成审批之后,物资开始调拨。物资送至乡镇等基层单位后,将制定发放计划并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进行发放和领取。物资的调拨和最终领取都需要进行公示。
在龙门乡青龙场村记者目击了一次领取过程。一位乡政府工作人员在纪委监督岗前兼职物资发放,一队四川志愿者正在此处领取物资。一式两份的回执上填好了志愿者领取的物资,主要是药品,大约有五种几十件。填写完回执之后,工作人员开始登记台账,之后又要求志愿者签了五次名。随后志愿者领取了药品,向其他村落进发。工作人员介绍,中转站大量物资由志愿者等人员负责将物资发放到更基层的单位。(记者 罗丹阳)
记者亲历
一次“开收条”的药品捐赠
25日,记者驾车从芦山县前往雅安市,在县城遇到了一位飞仙关镇的政府工作人员罗利,她已经连续数日在县城参加救灾工作,现在需要搭车回镇政府。
和记者同车抵达飞仙关镇镇政府后,记者提出,想将这次来震区采访携带的一些非处方常用药送给他们,不知道是否愿意接收。罗利考虑了一下,表示感谢,并且说:“按照规定,我们接收任何捐赠物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必须给对方开具收条。”
记者表示不想给他们增添麻烦,药品由她转交即可,也不必开具收条。但罗利坚持按规定办理:“这是我们的工作程序,和收发物资一样,从县里到各个村,从村子到村小组,最后从村小组到每个村民,每一道手续都必须是完整的。”
于是,记者跟随罗利走进镇政府办公楼一层的办公室,将三购物袋的药品交给了工作人员,后者随后认真地开始清点,另一名工作人员则开始在电脑上记录。记者表示带来的药品不多,不必这么费力地登记。他们回答道:“不在东西多少,这是我们的工作要求。”在填写收条时,工作人员也十分仔细,并要一项项写出捐赠物品细则,记者再一次表示,不想给他们增添额外的工作负担,只需要简单写上“药品”即可。最后,工作人员给记者打印了简化的收条,并盖上了飞仙关镇镇政府的公章。(文/记者 李然 摄影/记者 郝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