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震后互联网凸显“正能量” 网络赈灾显神通
雅安地震已经过去一周多,回眸整个抗震救灾的应急反应过程,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其中的作为——无论是微博、微信同步信息传递,还是地图、爱心募捐等各种救灾产品发布,又或是自建物流搭起“救灾高速通道”、全网打通赈灾寻人搜索……令人刮目相看、肃然起敬。面对大自然突如其来的破坏力量,高科技显现出了巨大的“正能量”。
相比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当时的国内互联网企业,无论是腾讯、阿里巴巴、新浪、奇虎360,都还仅仅停留在捐钱捐物的“局外人”阶段,但5年过去,面对同样的地震灾害,这一次,互联网真正兑现了“改变生活”的承诺。
有效信息及时传播 打通前线与后方
地震之后,最重要的事项之一就是信息获取与公开。这不仅仅是指民众获取信息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实现现场被困人员、前线救援人员与后方支援人群之间的信息交流,这些都决定着资源是否能及时调度、救援计划安排等一系列后续救援工作。
犹记得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彼时微博还没出生,社交网络还是人人网一家独大,新媒体更是不见影子,人们当时主要靠刷门户网站、看报纸新闻来了解最新进展。时隔5年,借助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上信息的获取与公开已然发展成熟。在此次地震中,各种现场消息、救援实况、最新数据都能第一时间在微博、微信上看到。
“相比于五年前汶川地震时传统媒体渠道‘一家独大’的局面,以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为主的‘微救援’平台,在四川雅安地震救灾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钟新说。
一位在搜狐工作的朋友事后跟记者聊起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灾后应急资讯处理,也许从中可以一窥这种信息传播的脉络与速度:当天8点15分,搜狐新闻客户端率先发出四川雅安7级地震推送信息;3分钟后,手机搜狐、新闻客户端地震直播同时上线;9点09分,寻亲、报平安汇总页面上线;21日晚上8点前后,直播间实现音频播报功能,将灾区的声音传递到广大网友的耳边……事实上,并非一家互联网公司在这么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当天几乎都是同时推出专题页面,众多主流媒体官微通过微博及时报道最新进展,使得大量有效信息迅速传播开来。
这种打通前线与后方的有效信息,使得后需的赈灾更加顺畅。还记得5年前,媒体曾多次报道,信息的不对称给志愿者进灾区救助和物资调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这一次,情况有所改变。当天地震发生后,大量救援车辆涌进灾区,前线反映成雅高速收费导致车流缓慢,立刻引起网友热议,3小时后,成雅高速宣布免费通行;根据前线汇报的情况,微博小秘书几小时后发出提醒,“成雅高速拥堵,请非专业车辆绕行;四川线路繁忙,多用短信少打电话”;22日凌晨,前线统计出雅安灾区所需物资汇总以及各个灾区村落所需物资明细,文汇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及时在官微上加以呼吁,后方捐款捐物就“定向发放”,确保每一份爱心帮助都能送达真正需要的人手上。
网络创意爱心 透明传输善款
在雅安地震后,互联网平台成为了网民捐献善款的主流渠道——打通支付交易功能的网站,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捐赠平台,通过一个个别具创意的点子,将网民的爱心送往灾区。
赈灾消息后,第一个上线的专用互联网产品是支付宝的雅安地震捐赠平台,网友在PC端和无线端上皆可进行捐款。值得注意的是,捐款通道化成了一个简简单单的二维码。支付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网民只需要用支付宝客户端扫描就可以直接进行捐赠,省却了寻找捐赠入口的麻烦。截至到23日的数据显示,超过75万网民通过支付宝向四川雅安灾区捐赠,捐款总额超过4924万元。当中,有超过19.5万网民使用手机捐赠,参与网上捐赠的90后网民达到30%,成为网络捐赠最踊跃人群之一。
大众点评网的“爱心通道”则体现了团购的力量。当天下午,大众点评开通了1元捐助雅安的“爱心团捐”通道,起始50万人民币由官方捐出,并呼吁广大网友均通过此通道进行善款捐助。截至到4月25日记者写稿时,已有17万网友点击参与,共募得善款67万余元。据悉,所有善款将通过壹基金支援雅安灾区,大众点评表示,将及时公布爱心团捐记录。
作为承接善款的主要平台之一,截至到23日下午4时,新浪微公益平台协助发起了37个项目,100005笔捐款,累积募资总额超过1亿元。如何让每一笔善款透明地流动?新浪微公益发起了“透明公益”行动,推动第三方监督机构与众多基金会对接。目前,一个信息披露专题页面——雅安地震,透明基金会在行动已经搭建完成,将每天更新参加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基金会的名单、已筹措的善款金额、已落实在灾区的善款金额和用途,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
商业竞争让道 打破“孤岛寻人”
熟悉互联网的网友或许不会陌生不久之前的那些“江湖恩怨”,腾讯与奇虎360的“二选一”、百度与360的“对掐”……但是灾难面前,所有的恩怨统统放下了。
全网打通赈灾数据或许是最经典的“携手与共”。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灾后1小时,搜狐寻亲页面上线;灾后4小时,百度贴吧寻人平台上线;至当天下午,谷歌、360、搜狗、新浪、腾讯、一淘网分别上线了各自的“寻人平台”。
如何让网友在互联网的各大寻人平台中第一时间和亲友取得联系,如何才能打通各大寻人平台让信息进行互通。互联网企业合作、开放、共享的精神,这一刻体现无疑。
经过百度等搜索企业的呼吁,全网统一到PFIF(People Finder Interchange Format)网上寻人格式,并相继开放端口。22日上午1145,一个集百度贴吧、搜狗、360、一淘、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等各家寻人平台的全网寻人平台正式上线;到23日晚上8点,谷歌、新华网、华西都市报等入口也顺利接入,一张网络寻人的“巨网”首次将互联网上多个孤立的寻人平台进行了彻底的打通,让寻人的效率得到成倍的提高。评论认为,互联网企业在此次救援中发挥的价值已不可小觑,“全网寻人”模式或将成为日后灾难面前的常态。
灾难面前,商业竞争让道应急开发。灾后6小时,百度地图雅安应急路况图上线;下午4点,谷歌寻人四川地震版上线;21日晚上6点,高德公司也紧急上线了高德导航雅安版。记者了解到,从震后的需求搜集与总结到组织工程师迅速改进程序、打包发送,高德仅仅用了34小时即完成专用版导航的开发。在这一版本中,集成了雅安当地最新的救助点信息、实时行车公告、接受方无需网络环境的“位置分享”等功能。
供应链物流救灾 搭起“绿色通道”
地震初期的信息传播和开放大部分是通过互联网搜索企业、门户网站、微博平台完成,在后续的救灾物资运输上,从事B2C的电商企业则依靠自建物流的“抓地力”,搭起一条条运送救灾物资的“绿色通道”。
或许,这是连电商自己都没有想到过的公益。地震发生后,包括京东、易迅等电商在微博上首先报告雅安站当地员工一切平安。随后电商企业们更快意识到,这些自建物流体系,正是建立在生命线上的救灾枢纽。周书凯是易迅网重庆分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腾讯救灾物资运送事宜,当天下午5点,他收到了关于灾区紧急需要大米、食用油、棉被等物资的需求,立刻组织采购经理在川渝地区寻找货源,并着手调集运输车辆,“依靠当地的仓储物资,21日上午9点半,15吨东北大米、1000桶5升装福临门菜籽油、10000平米防雨布和500床棉被全部就绪。”他告诉记者,22日凌晨030,载重20吨的货车就顺利到达雅安市,到下午4时,这批物资顺利运达芦山县飞仙关镇,全部用时仅48小时。
同一时刻,京东、凡客等企业也都巧妙运用自建物流,将救灾物资平安运达救灾第一线。据京东市场部高级副总裁徐雷透露,地震发生后当天晚上11点,京东已完成第一批救援物资的调配,并通过西南区物流系统运往灾区,这些救援物资在第二天中午定点“快递”到四川省雅安市医院。
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供应链管理流程:获取资讯(商情)、调集货源、安排物流、按需送货。在大量志愿者和社会车辆堵塞灾区道路时,电商企业的精打细算、精确控制能力发挥出了作用。有业内人士表示,从这次电商大规模参与抗震救灾的表现来看,在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中国电商在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仓配信息化的水准上都取得了极大提高,这使得每一个环节基本上都做到了信息同步。(徐晶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