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我们是震不倒的四川人:灾区一线记者手记

2013年04月28日 20: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四川雅安4月28日电 题:我们是震不倒的四川人:灾区一线记者手记

  中新社记者 石岩

  “20号地震时我脑中三个念头接连闪过——地震了!震得够厉害!我还要不要起床?!”忙里偷闲与中新社记者聊天时,一位成都赶来芦山参与抗震救援的川籍工作人员拍着大腿苦笑着说,“没办法,住的是高层,想跑也来不及了啊!”

  在国人心目中,慵懒、闲适、会享受向来是四川人特有的气质。所谓“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便是这一特质的生动注脚。然而“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正是这些惯于闲适生活的人们,推倒了麻将桌,叫停了“龙门阵”,告别了茶馆和火锅店,迅速汇成了一股抗震自救的“川军”洪流。他们热情慷慨、淳朴宽容,他们感恩乐观、守望相助,这些身处灾区的四川人用一件件或大或小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的抗震战歌。

  “感谢来四川帮忙!”21日,成都双流机场,46岁的川籍司机肖大勇握着刚下飞机的中新社记者的手,憨厚地笑着说,“这几天我带你们去震区,具体去哪儿随时吩咐,我保证把你们安全送达。”

  肖大勇说到做到,在震区逾一周的采访中,他与记者一道星夜兼程,匆忙行军于芦山、天全两县各个受灾点深入采访。饿了渴了,啃口干粮喝口冷水;困了累了,以车为帐和衣而眠。路遇数次险情,都被经验丰富的肖大勇一一化解。

  “你们是才最辛苦的,”他常说,“我们只是尽了一个四川人应尽的本分。”

  谈及本分,30岁的雅安天全县沙坪派出所副所长汪黎至今仍难以释怀。20日,他刚刚收到父亲病危通知,请假回到南充蓬安医院父亲的病榻前。得知地震消息,老父亲毅然对守在床前的儿子下了“驱逐令”:“你走!赶紧回雅安!”

  “我还联系不上战友,不知道相关情况,能不能让我再呆一会儿?”汪黎“求情”道。他不怕死,他怕遗憾。

  “见你一面我已经很满足了。”父亲艰难地推开汪黎,颤抖着说:“你必须要回去!哪有警察在灾难发生时离开岗位的呢?!”

  汪黎走了,他顺从了父亲,却违背了身为人子的本分。驾车返回雅安的15个小时中,汪黎默默流了一路的泪。但他明白,父亲是对的。“社会是大家,我们是小家,只有大家在,我们的小家才有希望。”心里难受时,他便默念着父亲这句话,泪洒警衣。

  而这种对于“大家”的理解,在中新社记者走访的灾区民众中并不稀有。在县城,记者听到的频率最高的话便是:“我们虽然受灾,但乡里更困难……”而在乡间,记者看到的最多的场景便是:一家有饭多家吃,很多人干脆在路边支起大锅,招呼着来往老乡、志愿者、战士、记者等“来吃饭。”

  “我们一家六口,今天领了6盒方便面,看那边几个俄罗斯记者没吃饭,给他们分了4盒吃。”坐在自家已成危房的楼前,33岁的芦山县龙门镇受灾村民李芬说。

  耳闻目睹乡里物资紧缺及大型运送物资车辆的种种不便,27岁的芦山县县城居民纪洪虎灵机一动,干脆招呼起一些家有摩托车的街坊,自发组织起一支“摩托军团”,向交通不便的受灾乡镇运送救灾物资。

  “我家的房子塌了,但老坐在这里看着它也好不了啊。”纪洪虎对中新社记者说,“把一些闲时间利用起来为抗震救灾尽一点力,也算是帮你们分担一点吧。”

  川人是热情慷慨的,川人也是淳朴宽容的。在灾区采访时中新社记者发现,很多灾民尽管挤住在拥挤不堪的临时帐篷里,接连数日啃着方便面,但他们仍坚持“不给政府、社会添麻烦。”

  “只要有口饭吃,有个窝儿睡,我们就尽量不麻烦政府。这次灾情大,他们已经够忙了。”芦山县太平镇72岁的袁国礼说,尽管房屋已成废墟,他还是相信“有全国的支援和帮助,有你们媒体的关心报道,政府不会也不敢忘了我们。”

  “汶川我们都挺过来了,别说这次。”袁国礼笑着说,“我们四川人,震不倒的。”

  在灾区采访中,川人的感恩也深深打动了记者的心。27日早上的地震哀悼式上,凄厉的防空警报响起,72岁的凌素珍哭得像个孩子。当中新社记者上前小心探问是否家人受伤时,得到的答案却让人意外。

  “我当时就想起那些千里迢迢赶来帮我们的娃们,他们也是儿女,他们也有老父老母,为了帮助非亲非故的我们,他们有的翻了车子,甚至连命都丢了。我想起来就剜心得痛。”老人抚着自己的胸口哽咽着,再一次老泪纵横。

  “谢谢你们,一路走好……”在暂别芦山返回雅安市的路上,一声声稚嫩的童声不时飘入中新社记者所乘车内。车窗外的马路边,是一簇簇举着写有“感谢”、“你们辛苦了”等字样的简陋纸板的孩子们。车窗内,司机和记者们早已泪如雨下、泣不成声……(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