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析李克强出访发表署名文章:“发声”好机会
“正在印度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日在印度《印度教徒报》、《觉醒日报》上发表题为《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署名文章。据了解,担任副总理时他曾在多国的报纸上发表署名文章,最高“纪录”是10天内发表3篇文章。外交专家将这一外交形式称为“发声”的好机会。”
众多文化元素烘托
“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
20日,印度知名媒体《印度教徒报》的网站上已经先于报纸用英文刊登了李克强的文章,并在醒目的位置上将“历史注定我们终将走在一起”这句话着重标出。
据《印度教徒报》介绍,这篇文章先描述了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印度,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符号以及见证两国友好往来的人文元素。
例如,为两国古代宗教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中国晋代的法显、唐代的玄奘两位高僧和天竺的达摩祖师”;与中国文人有着深厚情谊,也是印度人民引以为傲的诗人泰戈尔;还有毕生研传古印度文化并被印度嘉奖的中国已故学者季羡林……
李克强将中印今天的合作比作“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文章阐释了中国对待印度的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与印交好的希冀。李克强表示,中印两国“存在一些历史遗留的未决难题”,同时,中印两国的历史任务都“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周边和外部环境”,“中印共同利益远大于双方分歧”。
出访期间曾10天发表
3篇署名文章
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这并不是李克强第一次在所访国家的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201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的欧洲之行,就在西班牙、德国、英国的报纸上留下过“笔墨”,并创下了出访10天连发3篇署名文章的“纪录”。
在李克强访问西班牙的前一天,西班牙《国家报》刊发了李克强题为《携手互利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的文章。
两天后,在李克强抵达柏林的前一天,德国《南德意志报》刊发了李克强题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的文章。
随着行程继续,4天后,英国《金融时报》在李克强访问当天刊发了他的题为《中国同世界共成长》的文章。
10天之内,行程所到之处,均有“笔墨”留存。
除此之外,李克强还于2012年先后在俄罗斯和匈牙利访问时发表过署名文章。
他发表的文章内容与所访问的国家紧密相连,还包括介绍中国对待国内外事务的立场和态度,以及为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记者 岳菲菲)
专家点评
发表署名文章 让世界“听见”中国
据外交学院外交专家夏莉萍介绍,发表署名文章是一种公共外交的形式。近几年,经常有各个国家领导人包括驻外的大使在内,通过在当地主流媒体上发表一些署名文章发出声音。
通常,发表署名文章都是借助访问这一契机,以当地知名媒体作为平台。例如,本次刊登《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印度教徒报》与《觉醒日报》均是印度有影响力的报纸,其中,《印度教徒报》为英文报纸,读者多为年轻人,且有较高文化,而《觉醒日报》则是使用印地语的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夏莉萍认为,这说明在当今世界,外交渠道已经很多元,不再只是官方一种。在全球化背景下,媒体的影响力很大,通过主流媒体来传达思想和态度,才能让更多公众来理解你,起到永久的深入人心并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的作用。
夏莉萍认为这种外交形式的效果很好,因为当民众之间存在不了解甚至误解时,只有发出声音,民众才能知晓,进而平衡思考,这样才不会被一种声音所左右。文/本报记者 岳菲菲
核心提示
《跨越喜马拉雅山的握手》的五类细节
提到哪些人?
法显
玄奘
达摩祖师
泰戈尔
季羡林
乔布斯
提到哪些数字?
1/3 被称为“南亚硅谷”的班加罗尔汇聚了印度1/3左右的IT人才,不仅是印度科技信息中心,而且是亚洲软件服务业的重镇。
40% 中印都是地域辽阔和人口众多的大国,两国人口加起来超过25亿,占全球近40%,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两个新兴市场。
700亿美元 去年双边贸易额不到700亿美元,这与两国优势和地位并不相称,也说明拓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如何提升双方经贸合作规模是我们必须认真破解的共同课题。
提到哪些公司?
塔塔汽车公司
塔塔全球饮料
苹果公司
提到哪些回忆?
我从年轻时代就对印度抱有浓厚兴趣,读到过印度诗圣泰戈尔令人回味无穷的诗文和深刻的哲学见解,为他同中国文坛巨匠的深厚友情而感动。
回忆起27年前我访问印度时,温暖的阳光、绚烂的色彩、华美的艺术、勤劳智慧的人民,其精彩与多元令人陶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提到哪些关键词?
变革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但是总有一些思想和精神经久不衰,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吸引力。
注定 中印作为亚洲两大邻国,天造地设,历史注定我们终将走在一起。
引擎 世界期待亚洲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这离不开中印“两匹大马”的带动;亚洲要成为世界和平之锚,需要中印两个大国同心戮力。
边界 近年经过共同努力,双方逐步找到了维护边界争议地区和平安宁的办法,理性而成熟的心态正在形成。
互信 我们都认为,中印共同利益远大于双方分歧,两国应增强互信而不是彼此猜忌。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前进的路途中善于汲取智慧和力量,就没有爬不过的坡、过不去的坎。制图/潘璠
专题:李克强总理首次外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