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习近平访问印尼和马来西亚: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2)

2013年10月07日 03:3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习主席同苏西洛总统、纳吉布总理决定,将中印尼关系、中马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一幅友好合作的画卷铺展开来,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在印尼国会的演讲,是习主席访问的一场重头戏。这是印尼国会首次邀请外国元首莅临演讲,这表达了印尼人民对中国领导人的特殊敬意。习主席用了很大篇幅阐述中国-东盟关系。

  习主席在演讲中郑重提出了“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强调要坚持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守望相助、心心相印、开放包容,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习主席的倡议引起广泛共鸣。

  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意义重大,前程似锦。

  在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上,习主席的演讲向亚洲乃至世界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一个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

  打开共享机遇的大门

  马六甲海峡,舳舻千里,笛声汇鸣。这里是“海上经济生命线”,也是亚洲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一个生动缩影。

  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印尼“六大经济走廊”,马来西亚“2020宏愿”,汇聚成新的巨大机遇。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从1个月前访问中亚四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到这次访问提出同东盟共建“命运共同体”,打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传承历史,开启未来——

  共同利益广泛,发展进程相似,人民意愿相通,这就拉近了彼此距离,突显了加强合作的战略价值。

  习主席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出席了两场经济峰会,苏西洛总统和纳吉布总理分别陪同。苏西洛总统在经济峰会致辞时打了一个比方,说印尼和中国有相似的梦想,也在寻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我们两国是“异床同梦”。纳吉布总理对中国梦也有深刻思考:“亚洲发展的美好愿景,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相通的。”听众为他们的精彩之语热情鼓掌。

  会谈、会见、演讲、宴会,甚至乘电梯、上车前,领导人都抓紧时机热切交流,深入交换意见。正可谓“话逢知己千句少”。

  时常是习主席话音未落,对方已热切回应。会谈时,习主席提出深化中马合作5点建议,纳吉布总理当即表示:“我完全赞同中方合作建议,这些设想意义重大,将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为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习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是中国为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的一个重大构想,也是中国为推进中国-东盟合作采取的一个重大举措。

  一石激起千层浪。苏西洛总统作出积极回应。纳吉布总理说,马方完全支持并愿意考虑参加,中方倡议将帮助东盟发展。东盟一些国家和国际舆论也高度关注中国的这一倡议,予以积极评价。

  真诚的合作意愿,浇灌着中印尼、中马关系发展的广袤田野,双方合作如雨后春园,郁郁葱葱,菶菶萋萋。

  习主席对双方合作的情况稔熟于心——中国成为印尼第二大贸易伙伴,印尼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连续4年是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连续5年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

  这里,处处涌动着同中国合作的热潮。中印尼共建泗水-马都拉大桥,天堑变通途;中马正合作建立钦州和关丹产业园,北部增活力……

  为什么选择中国?为什么选择东盟?

  中国同东盟,曾携手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也曾共同抗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患难之中的守望相助,为信赖培植了深厚土壤。

  看好中国经济,也看好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景。苏西洛总统表示:“中国保持稳定发展对本地区和世界都至关重要。”

  中印尼、中马经贸合作五年规划应时而生,开启了务实合作新篇章。习主席说:“有了顶层设计,再加上高层推动,相信未来经贸关系会发展地更好。”

  合作,正指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中马力争2017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600亿美元的目标,让无数企业家捕捉到了商机。从经贸、金融、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制造业等传统领域,到“上天入海”的航天、海上等新兴领域,合作范畴不断拓展。

  对科技创新,习主席很是关心。他主动向纳吉布总理提出,加强科技领域合作,通过创新驱动扩大合作。

  合作理念一脉相承,投资流向却在悄然变迁。

  20年前,习主席访问这里时,曾热切推动这里的企业去中国投资。而今,习主席热切表示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国企业来这里投资。

  “印尼欢迎中国投资”,苏西洛总统向习主席明确表达这一意愿。在中国对外投资的大盘子中,马来西亚能占多大比重?纳吉布总理十分关切:“热切希望中国企业来投资。”

  沧海桑田,改革开放短短35年,中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习主席深有感触:“我们坚持的这条道路,坚持的改革开放政策,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这也进一步增进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是传递友谊的正能量,为亚洲和世界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愿继续同东盟、同亚洲、同世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

  敞开交融互鉴的心扉

  这是一场文化交融互鉴之旅。

  阿巴嘎坝(大家好),德里马嘎西(谢谢)……印尼访问期间,习主席在致辞时引用印尼语,现场掌声一片。不少印尼朋友用中文热情回答:“谢谢!”

  “一见如故”,纳吉布总理用中文重述了习主席对他讲的话,表达对习主席的真挚情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跨越国界的纽带。

  走进古老的印尼国家博物馆,歌声飞扬,青春洋溢。当地儿童用清亮的嗓音合唱两国国歌,曲调时而激昂,时而婉转,诉说着人们共同度过的峥嵘岁月。习主席认真倾听。

  中国,漓江,苏西洛总统当年畅游甲天下的山水触景生情,不由得写下了歌词《宁静》,表达他被中国秀美山水激发的思乡之情。

  印尼国会演讲现场,习主席提及了这首歌:“快乐的日子,在生命中不断循环,我与伙伴,共同度过那美好时光”……

  马来西亚,在纳吉布总理夫人罗斯玛赫陪同下,彭丽媛出席了儿童艺术教育项目专场音乐会。孩子们用中文演唱《让世界充满爱》,熟悉的旋律,激昂的歌声,唱出共同的心声,浸润心灵,感人泪下。

  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心灵因沟通而愉悦。

  中国、东南亚,两个悠久灿烂的文明在这里交汇。《红楼梦》中描述了来自爪哇的奇珍异宝。《美丽的梭罗河》在中国家喻户晓。马来西亚“娘惹”,有中华文化痕迹。巴迪布上的图案,融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印尼的皮影木偶,可追溯到中国皮影……

  大熊猫,成为中华文化的使者。马来西亚人民热爱大熊猫,期盼大熊猫到马来西亚做客。习主席微笑地说,大熊猫会来的。听者忭跃兴奋。纳吉布总理向习主席承诺,我们正在为大熊猫修建馆舍,一定会让它们住得开心舒服。

  文化的交融,源于心相近、情相通;又拉近心灵,融汇情感,铺垫起中印尼、中马深厚的民意基础。

  民间交往,有3个名称可以让人们窥斑见豹——

  一个名称是“救援者”。灾难救援,谱写了大爱无疆的真情。

  惊闻印尼特大地震海啸,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外救援拉开帷幕。获悉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印尼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医疗队夜以继日,点燃生命希望。马来西亚人民慷慨解囊,遥寄哀思。

  访问期间,习主席深情谈起这些往事,他引用了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的话,中马人民有着深厚友谊和信任,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个名称是“亲历者”。华侨华人,见证着根脉相连、切水不断的情谊。

  习主席对厦门大学的那段历史了然于心。92年前,从福建南来马来西亚的陈嘉庚先生,捐资创建,造福桑梓。而今,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开始筹建,厦门大学成为第一所去海外办学的中国高校。

  马来西亚,习主席出席华侨华人专门举行的盛大欢迎午宴。他在致辞时动情地说:“华侨华人回到故园,造福桑梓,功不可没。”“没有华侨华人的努力,就没有中马关系今天的大好局面。”

  还有一个名称——青年。民族未来,也是国与国关系的未来。

  在纳吉布总理精心准备的家宴上,他正在学习中文的小儿子见到了尊贵的中国客人。纳吉布总理考虑送他到北京去学习。中马友好的足迹,要代代传承。

  人口大国印尼,也是一个年轻的国度。2.4亿人,一半在29岁以下。中印尼青年加强交流是两国人民友好的未来。在印尼参观“中印尼友好”图片展时,习主席遇到了正在观看展览的中印尼两国青年学生,寄语他们努力学好知识,增长促进中印尼友好的才能,搭建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为中印尼友好事业贡献聪明才智。

  殷殷厚望,谆谆教诲,习主席在中印尼青年心田,播撒下传播友谊的种子。

  习主席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个友好使者,架起了一座座友谊桥梁,打开了一扇扇心灵之窗,我们两国人民友谊才得以穿过历史长河、跨越浩瀚大海,历久弥坚,历久弥新。”

【编辑:程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