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新一轮改革热潮正在中国大地形成
最近中国多地纷纷出台改革新举措,由此产生的鲶鱼效应正在逐步扩散,分析人士认为,关乎中国未来发展的新一轮关键性改革已经开始,并寄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改革继续全面深化。
最引人瞩目的是国庆前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根据国务院印发的自贸区总体方案,这块“试验田”将在未来两三年内在政府职能转变、金融领域开放、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和税收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实验,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以开放促改革,力求在自贸区内实验出可在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样本。
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挂牌,中国国内掀起了一股“自贸区热”。珠海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主任牛敬说,广东省正在积极筹划集横琴新区、南沙、前海于一体的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区。
牛敬称:“初步比较,横琴总体方案和上海自贸区方案吻合度有七成到八成,相仿之处在于都涉及监管方式、金融创新和政策优惠的内容,上海自贸区方案可以作为深化横琴创新的借鉴和样本。”
广东省政府参事陈鸿宇教授认为,广东一直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先锋,现在东南沿海地区普遍面临比较突出的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而这一批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整个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亟需制度上的突破。
上海自贸区挂牌前夕,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天津滨海新区率先拉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幕。天津市政府于9月26日宣布撤销塘沽、汉沽、大港三个城区的工委和管委会,提升街镇、功能区整合、优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修订滨海新区条例。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说:“上海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刺激,而滨海新区此次改革则是注重修炼内功,通过改革,解决传统体制对经济活力的束缚。从长远看,它更有助于增强新区的内生吸引力。”
这一系列举动表明新一轮改革热潮正在中国大地形成。正如习近平主席7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所说,“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国正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总的是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表示,从各地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来看,当前改革的大方向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当充分相信市场的能力。
瑞银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指出,今年3月以来,国务院在简政放权、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相关行业等方面的政策为未来一段时间经济改革指明道路,减少行政干预,进一步放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9月25日决定修订9年来未曾更新的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缩小核准范围,把投资的决定权更多了留给企业。
最近半年,国务院先后3次下发文件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达到221项,明确政府职能,逐步转入“宽进严管重服务”的新态势。
35年前,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并创下了连续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的奇迹。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分析人士认为,除了进一步扩大开放和简政放权,中国也在更积极主动地深化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
9月中旬,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从源头控制污染,使环境治理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不少地区迅速出台实施意见。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当下各地出台的改革举措与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大略积极呼应。他同时指出,改革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政府在全国推行改革提供了试验田,重在积累经验。过于激进有可能为经济运行增加风险,改革还是要稳妥推进。(参与采写记者马天云) (记者吕冬 叶前 孙洪磊)
专题:聚焦中国经济“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