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前瞻:勇于担当绘蓝图 凝聚共识推改革
中新社北京11月4日电题:勇于担当绘蓝图凝聚共识推改革
中新社记者 蒋涛 董子畅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改革,成为热门词汇。
改革呼声来自普通民众。一项抽样统计显示,逾九成的民众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经意识到,他们自身的生活与幸福,与改革紧密相连。
改革宣示来自执政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一再强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中国总理李克强一再申明“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与勇气推进改革”。
三中全会往往是中共新一届班子出台大政方针之机。35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成为历史的转折点。35年中,数次三中全会上,部署推进经济体制改革。35年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擘划中国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改革路线图,成为新一轮改革的起点。
10月29日政治局会议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定立改革基调。本月2日,习近平言及此次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向外界传递出“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信号。改革开放,将决定未来中国的命运。
中国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对外开放水平大为提高。今日改革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为复杂。国际上,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健康成长仍然面临严峻挑战,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新的发展。增长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
在国内,利益主体多元已成事实,既定格局惯性和利益掣肘日趋明显,与此同时,民众普遍关心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收入分配、房价高企,“硬骨头”摆在面前。改革良药要起实效,须执政者的勇气与担当,也须凝聚社会的共识与智慧。
这份期待,来自改革路径的日益清晰。在印尼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习近平矢言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涉及各方面体制机制完善”;在湖北武汉座谈时,习近平提出“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等六方面改革。李克强连连召开国务院会议,部署简政放权、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要求“明令取消的审批事项要不折不扣放给市场”。
这份期待,来自改革升级的具体实践。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庆钰以上海自贸区为例,认为其不仅成为中国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窗口,亦将成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改革与开放的先行试点。马庆钰认为,经济试点和简政放权的改革实践充满活力,同时此次三中全会还涉及扩大社会参与,降低经济领域门槛,搭建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平台,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等,实现改革的优化升级。
这份期待,来自中国执政党的不断自新。在今年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共重拳出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令人耳目一新。10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在部署改革同日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将此前厉行控制公款消费的行动化为刚性的制度约束。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这反映出中共具有强大的自新能力,此次三中全会料将在中共自身建设方面作出部署。
由此可见,此次三中全会将成为改革凝聚共识,擘划蓝图的最佳时机,也成为政治勇气转化为政治愿景、官民信心汇聚为行动合力的最佳时机。马庆钰认为,高层“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兼顾、扩大增量与优化存量并重,突出整体统筹及可持续性”的改革路径日渐清晰,此次三中全会上,转变现有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等议题均可期待。
不可否认,每一项改革都要涉及现行的某些制度安排及利益的调整。“这都是‘硬骨头’,只是硬的程度不同。”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认为,此次三中全会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虽然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有胆量,有智慧,有负责任的精神,这些骨头都能啃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