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国经济在转方式调结构中走强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题:中国经济在转方式调结构中走强
中新社记者 刘育英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2013年的中国守住底线,不搞大规模经济刺激,不攀比经济增速,而是致力于加快推动结构改革,力图改变“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式,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
在经历了前两个季度的下滑后,三季度,中国GDP增长7.8%,是年内增长速度最高的一个季度。尤其是制造业的投资正在转暖,10月份PMI(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创出18个月新高,实体经济开始走出低迷。官方和市场均预测,实现全年GDP增长7.5%的目标应当没有悬念。
相对于30余年9%以上的增速,今年的增速的确有所放缓。中国高层多次阐述,宁可将发展速度降下来,也要推动结构改革,解决长远发展的问题,今年的降速,是官方主动调控的结果。
全球多个国家经济腾飞的经验说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过程所积聚的矛盾将集中爆发,很多国家由于自身发展的矛盾很难克服,或战略失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人均GDP很难突破1万美元。中国2012年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而30余年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出口依赖、贫富差距等问题,成为持续发展中的瓶颈。
观察人士注意到,中共十八大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已经形成共识,要激发更高的经济活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通过改革来转变发展方式,通过改革释放新的制度红利。
在过去的两个季度中,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仍保持稳定,在货币政策上坚持不“放水”,也不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仅仅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中西部铁路等方面加强投资,而这些领域,要么涉及民生,要么是能够补齐经济发展的“短板”,尽管不会立竿见影,但会为经济长期发展做好铺垫。
针对将近20余个行业产能过剩,决策层既做“减法”,也做“加法”。10月份中国重拳挥向五个产能过剩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与当地官员“官帽”相挂钩,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尤其是回应公众对治理雾霾天气的呼声,环保指标成为“硬杠杠”,在环境敏感的地区,绝不增加新的钢铁产能。在环绕京津的河北和山东,共要砍去8000万吨产能。
与此同时,在房地产和汽车之后,官方做加法大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扶持宽带、信息消费、页岩气开发、高铁、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的共性是,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科技驱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最高决策层集体学习首次走出中南海,来到云集高科技公司的北京中关村,和商业领袖聊起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探寻中国未来发展之路。
经济转型仅靠某个领域的单兵独进已经难以奏效,产业的转型外,也必然包括体制的转型。中国的体制性改革也已悄然加速,其总的方针就是厘清政府权力的边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把投资的决策权交给企业,让市场来配置资源。新一届政府取消和下放3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未来仍将取消和下放更多的审批权。
今年来,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终于有了新的动作,首批虚拟运营商将于明年开始提供服务,开发页岩气、石油进出口等石化领域也向民资敞开了门。根据政策安排,电力、金融、能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都将放开市场准入,通过民资的“鲶鱼效应”,刺激国企活力的提高。
但不得不看到,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远未达到期待的水平。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9%,与去年同期55%的水平相比,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收入差距的增加、社会保障的缺乏,民众不是不想消费,而是不敢花钱,提振内需远非一日之功。
如何增加居民的收入,涉及多个方面的深层次问题,需要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甚至土地制度等多方面的变革。目前,改革政策走向已经能够看到一些端倪,但哪些政策会被决策层所采用,仍要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才能揭晓。(完)
专题:聚焦中国经济“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