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析十八届三中全会意义:需要有定型的制度
12日下午,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2日晚,新华网邀请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做客新华访谈,权威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谈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时,周天勇表示,“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有一个定型的制度”。
[主持人]这届三中全会又承担着什么样特殊的历史使命和意义?
[周天勇]我们觉得这次三中全会是在国际和国内的背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召开的:国际上比如说我们现在从拉动经济增长和出口,国际贸易投资的格局,包括政治格局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是一;第二,我们的经济增长,在整个国际上也受到瞩目,我们的增长速度一下来世界都受到影响。另外,从国内来看,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深水区”,就是一些很难的改革、一些受到阻力很大的一些方面,都是我们需要有这么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改革方案,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些重点突破性的,使我们通过改革来应对国内国外复杂的局面。特别是要支撑未来一个中长期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改革来得到红利,就是推动经济增长,我觉得这可能是这次改革和前几次改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的历史使命。
另外,小平同志讲,上世纪90年代,他说我们再过30年可能制度上就要定型,实际上老人家说,比如到2020年,我们可能要有一个现代的体制、现代的国家,所以这次也说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有一个定型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