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单独两孩”将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中央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生或不生”成为许多“单独”家庭热议和纠结的话题。生育新政实施后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带来什么变化?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人口专家。
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
我国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介绍,2013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亿以上。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4.4亿左右的峰值,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原新指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有利于改善日益突出的人口结构问题。目前生育政策的调整只会影响到2074年以后老年人口总量,对于近中期的人口老龄化有微弱的下降作用,但是对远期的人口老龄化有显著作用。到2030年,将使老龄化水平从24.1%下降到23.8%。
增加有效劳动力供给
今后15年,我国劳动力快速下降,而生育政策调整将使新增人口一定程度上补充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童玉芬说,“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后,未来15年,劳动力总规模将每年多出2800万。如果生育政策不变,我国每年减少有效劳动力供给811万;实行“单独两孩”政策后,每年减少760万左右,这将大大缓解我国未来劳动力的供需失衡。
调整出生人口性别比
1994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高于115,2009年以来,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所下降,但仍严重偏离正常范围,目前已多生出2200万至3400万男孩。
对此,原新认为,按照概率计算,在没有性别选择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家庭只想生1个孩子,且要满足95%的家庭生育的是男孩,平均需要生育1.90次至1.93次;如果一个家庭想生2个孩子,且要满足95%的家庭能够得到1个男孩,平均需要生育2.94次。在自然生育状态下,多生是达到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的唯一手段。“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后,未必能使出生人口性别比恢复正常,但一定能使其下降。
提升家庭发展能力
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减,从1982年的4.43人降至2010年的3.10人,独居老人家庭比例有所升高。我国现有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出现一些“失独家庭”等特殊困难家庭。家庭的婚姻、生育、养老等传统功能有所弱化,抵御风险的能力下降。
“‘单独两孩’从政策上终止了‘4-2-1’的家庭结构,避免出现‘独二代’家庭,即父母、子女两代人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缓解家庭的代际结构,有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也有利于子女教育。”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说。
为公共服务带来挑战
有专家表示,“单独两孩”政策使得总人口在2030年达到峰值14.53亿,峰值时间推迟4年,但峰值人口增加1500万人。总人口数量的增加,无疑加剧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资源环境分配的竞争性。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乔晓春表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恰逢卫生、计生机构调整,按进度,省级卫生和计生机构合并今年完成,乡镇、街道一级机构整合明年完成。此间,应尽量避免基层计生人员受机构调整影响情绪波动,放松和削弱计生工作。记者 吴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