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治理新思域:探寻创新国度之路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的世纪之问发人深省,也问中含答:杰出人才一定出自创新的国度。
创新的核心体现了破与立、新与旧、进与退的辩证关系。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创新又与一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协调机制等相关,培育好的创新环境堪称系统工程。
纵观历史,社会制度的演进无不受到重大科技进步的驱动。“从理论上讲,科技创新提升了劳动生产力,就会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如是说。
发达国家的创新史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发端于美国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让其迅速转型为新兴工业强国。环绕在科技创新周围的,是法律保障、人才建设、经费投入和自由畅快的学风。紧贴地气的技术“孵化器”加快了科学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出自“孵化器”的英特尔和苹果已成业界翘楚。
在国际金融和欧债危机“双重”冲击下,德国在发达经济体中独领风骚,其科技驱动型经济令人艳羡。德国2012年科研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2.98%,其中企业研发支出占据主导。德国教研部部长万卡说,如此高的科研投入未曾有过,德国正在接近科研投入占GDP的3%的目标,“要长期保持这种积极势头,必须继续依靠政府和企业在研发领域的有力合作,共同投资我们国家的未来”。
处于深度调整中的世界,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呼之欲出,这是革故鼎新的时代。对中国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当其时。科技将极大提升生产水平,并助力中国勇闯改革“深水区”。
中国全社会研发资金首超1万亿元、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科技论文数居世界前列,中国科技进入跃升期。“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这一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也在构建中。万钢评价道,从跟随者变为并行者,再到在一些领域有领跑能力,中国正成为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和创新大国。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说,在全世界前五大知识产权局中,只有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所有四种知识产权——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申请量均呈两位数增长。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中国经济发展将更依靠科技进步、包括制度在内的各领域创新。中国创新的优势是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尊师重教;不足是产、学、研还未能很好衔接,很多高校只注重研究,没有将科研转向市场。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应从财政、制度建设等多层面推进。
美国官方数据显示,美国二战以来的经济增长有75%源自产业创新和技术革新。中国决策层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及全方位改革必将激发市场活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品牌创新前景广阔。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的文章认为,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内地排名第34位。在衡量一国生产高端产品所掌握的知识及其生产能力方面,中国内地排名第29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瓦谢勒说,中国有了大量拥有扎实科学基础知识的研究人员,而且非常有创造力。
创新的国度,让梦想者脱颖而出。插上创新之翅,我们的富国强民之志才能飞向高远。(记者 刘云非 韩墨 参与记者:曹筱凡、陈寅、钱泳文、曹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