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回应“探月无意义”:这种说法是目光短浅

2013年12月18日 20:2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太空是“富矿” 专家回应认为“探月无意义”是目光短浅

  随着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互拍成像,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在收获巨大掌声的同时,也有一些质疑之声。探月工程相关专家回应表示,认为“探月无意义”是目光短浅,中国探月工程并没有花太多的钱,但带来了很高的效益。

  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美国阿波罗工程搞了10多年,投入了250亿美元,实际还不止。美国当年投入探月工程的钱约占当年GDP的2%至2.5%。我们现在每年投入的钱约占中国GDP的万分之几。相比之下,我们投入的钱不是很多。”

  吴伟仁表示,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全世界共开展了118次月球探测。苏联64次,美国54次,当时成功率基本是40%。之后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加入,目前人类探月130次,成功率约51%。中国嫦娥一号、二号、三号连续三次探月成功,成功率很高,这也是我们投入不算太多的原因之一。

  针对有人认为“中国探月工程是一个花架子,没有太多实际用处”,探月工程高级顾问欧阳自远说,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看法。开展月球探测与深空探测,对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重要提升,对新型高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与成长,对新兴学科的诞生与发展,对空间天文研究的促进,对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各个方面,都将产生并发挥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表示,探月工程有很大的远期效益,月球上有丰富的能源。地球上只有约15吨氦3,月球上有100万吨。如果核聚变技术能够突破,这些资源够人类用几百年以上。此外,月球上矿产资源极其丰富,比如铀矿、钍矿、稀土、钛矿等。

  “月球对地球来说很重要,地球之所以有现在的状态跟月球有很大关系。”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杨宇光表示,必须认真研究并探索这位近邻,而且月球上还有特殊的环境资源,如低磁场、地质构造稳定、弱重力、宇宙射线丰富等。

  从月球上望出去,广袤无垠的太空更是深不见底的“宝藏”。仅从人类已知来看,太空的高真空、强辐射、高洁净、深冷和微重力环境以及航天器独有的轨道高度,都是人类难以获得的宝贵资源。专家举例,在太空可以进行地面难以实施的试验,微生物提取、药物制取更纯粹。

  据了解,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中国载人航天除了搭载农作物种子进行航天育种,还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制药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治疗癌症的药物合成等。一些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不远的将来可以造福百姓。

  此外,一些国家已开始开发太空的旅游资源,让游客体验微重力带来的“漂浮”,在太空中观看美丽的地球。

  在很多人看来,探天巡月似乎距离自己很远。“其实,人人都在享受航天科技,而且是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享受着航天科技带来的便利。”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党委书记梁小虹说,被认为神秘莫测的航天科技其实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人不知道,医院里的ICU(重症监护室),就是由航天员训练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的实验室演变而成。

  生活中的航天成果也处处可见:办公室、宾馆和家庭厨房的烟雾报警器,原是为了检测太空站里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而研制;太空中航天员尿急的“囧事”催生出“尿不湿”,走进千家万户;几乎每位孕妇都会接受胎心监护检查,而这种技术最初是航天用来测量机翼表面气流变化的。

  此外,女性爱美的纳米离子烫、育婴箱、心脏起搏器、保暖内衣、太阳能热水器……航天带来了诸多可以共享的成果。

  不仅如此,出门看气象,开车靠导航,看卫星影院,打卫星电话,已成为这个时代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航天科技集团有关专家介绍,自2003年以来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正式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渔业、水文、气象、林业、通信、电力、救援等行业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航天的作用,体现在它对社会、对国民经济不可估量的影响力。”专家指出,以长征2号运载火箭为例,仅航天工程应用的电子元器件就达15个门类,约2000个品种,上万个规格,分布在全国的300多个生产厂家和研究机构,这样的产业链所形成的规模可想而知。

  研究显示,航天产业1美元的投入,将换来7至12美元的回报。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航天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研发尖端技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进而通过技术扩散效应,推动整个社会进步。这也是发达国家热衷航天事业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嫦娥顺利奔月,载人航天十战十捷,不仅验证了相关技术的突破,验证“中国制造”的精密和可靠,更说明了中国雄厚的科技、经济实力。同时,中国航天技术转化的能力和带动力逐日增强。

  据统计,中国近年来研制的1100多种新材料,80%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目前,近2000项空间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虽然中国航天取得可喜成果,但相比美俄等航天强国,我们还有不少差距。”专家指出,航天科技是社会经济与科技进步的“发动机”,我们还要加强航天技术转化民用,这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及国家科技创新,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记者王敏、顾瑞珍、余晓洁)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