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山:12月13日,寄托的是我们对和平的深思
中新社南京2月27日电 (孙莹)“12月13日,寄托的是我们对和平的深思,民族主义不能狭隘。我们要向世界宣告,记住历史,不是为了掀起仇恨,是为了珍视和平,警示后人,不再犯错误”。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27日在得知中国正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消息后如是说。
“非常不容易,终于等到了。20年了,2014年的12月13日,终于正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纪念”,朱成山27日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连说了几次“非常不容易”。
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朱成山表示,这是20年来的又一个新台阶。
“1994年12月13日,南京第一次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进行全城悼念活动,全城鸣警报;从2002年开始,在12月13日除了悼念亡灵,我们还祈祷和平;直到今年,12月13日的活动,终于可以正式由地方层面的活动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纪念。这个过程,我一直在参与、倡导,能有这样的结果,不容易,很高兴”,朱成山说:“30万遇难同胞的亡灵,也一定会得到慰藉。”
2005年,第一次把“建议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提交到全国政协会议的原政协委员赵龙,在得知正式通过的消息后向记者表示:“除了喜悦,就是欣慰。”
赵龙说,最初提案之时,就知道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促成,甚至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有生之年等到正式通过设立的这一天,“9年了,现在等到了,推进还是很快的。我尽快把这个消息分享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他们也在和我一起等待”。
9年,20年。还有人比他们等得更久。
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和幸存者夏淑琴,已85岁高龄。她讲起话来,声音微微有些颤抖:“我是苦孩子,七八岁就没了父母,如今能活到80多岁不容易了,还能听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正式通过(的消息),更没想到,我很高兴。”
“日本人民是友好的,但日本政府要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夏淑琴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