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长沙将筹建公共交通智能电召平台

2014年03月03日 11:01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昨日下午5时多,北京市西四环中路,两个市民通过手机上的“嘀嘀打车”软件,仅用了不到3分钟即打到了的士。 特派记者 石祯专 摄

  当下,出行市民最津津乐道的是“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款打车软件的“烧钱大战”,市民用打车软件叫的士,并且用手机支付,将获得软件公司12元甚至20元不等的补贴,司机也将获得软件公司提供的补贴。

  昨日,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副市长何寄华透露,目前长沙市的士监管部门也正以积极的姿态加入信息化、智能化的大潮中,积极筹建公共交通信息平台,构建统一的、全覆盖的士电召平台。

  体验 打车软件改变交通消费方式

  家住河西的长沙市民刘颖慧每天都需要打车过河上班。以前,她总觉得早晨上班时间打的真的是个“运气活”:“早高峰期,站在路边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拦下一台的士。有时,的士还会找点理由拒绝过河。”迫于无奈,她经常为赶时间,只得乘坐叫价有点离谱的黑车。但现在,她会在前一天晚上通过“嘀嘀”软件预约一辆的士,赶在上班早高峰之前过河。因为软件公司对乘客和的士都有信用记录,她说,目前还没有的哥爽过约,“我觉得很方便。”她还发现,以前在小区总聚集三四辆黑车,现在已经不见踪影。

  由于的士司机每抢到一次单,意味着软件公司将给予每单司机补贴6元,每天上限为10单。长沙的哥表现踊跃。

  “当下中国在信息化大数据方面刚刚起步,但毋庸置疑,这将给经济模式和消费行为带来颠覆性的改变。”昨日,廖仁斌在飞驰的列车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打车软件的兴起,正是我国方兴未艾的信息革命在出租车行业体现出来的一个缩影。”廖仁斌是在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南公司总经理,此次上京赴会,他带来的议案均与当下如火如荼展开的信息化有关。

  弊端 打车软件加剧“挑客”行为

  记者注意到,打车软件也并非是被百分百点赞的“神器”。在多次尝试中,记者发现,打车软件加剧了的士“挑客”的行为。比如记者多次在下午5时使用软件,呼叫的士从河西到河东,却很少有的哥回应。市民李晓也发现,如果表示要加钱或者是去机场等远距离目的地,“的哥们隔着好几公里就抢单。”而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朋友也向本报反映,最近根本就打不着车,因为的士都直奔使用软件预约的客人了。

  在谈及为什么卸掉打车软件时,40岁的长沙的哥吴先生表示,打车软件让司机们在开车时不得不看手机屏“抢单”,直接影响到了交通安全。另外,他说,软件“鼓励”乘客向的哥加价,也违反了目前出租车行业的管理条例,公司也并不鼓励。

  举措 长沙将筹建智能电召平台

  据悉,目前长沙市共有6780辆的士。“我们也注意到,现在的士行业产生了新现象、新问题。”昨日,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副市长何寄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打的难的问题,目前长沙市政府的解决方案是,一方面增加的士数量,今年4月份以前投入1000辆的士到市场,目前招投标已经完成,年内还将增加500至1000台。

  而另一方面,长沙市将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加入这场信息化、智能化的变革中。他表示,长沙市正在筹建公共交通信息平台,构建统一的全覆盖电召平台,“这个平台将采用多点对接呼应技术,成为行业广泛认可、市场广泛接受、管理十分规范、应用灵活方便、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智能呼叫平台。”何寄华强调,“这个平台也将会有经济政策来支持,更有管理规范来支撑。”

  他山之石  各地介入打车软件管理

  最近多地政府开始介入对打车软件的管理。上海市从3月1日开始,在早晚高峰(即每天的7时30分至9时30分、16时30分至18时30分)时,严禁出租车驾驶员使用打车软件,在此时间段内,乘客扬招顶灯为绿色“待运”的出租车,如果不停,则出租车被视为拒载而被处罚。

  在北京,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近日已开通出租汽车电召统一平台96106,并将宣传单放进了两会代表驻地宾馆进行推广。不过,记者昨日尝试后发现,96106仍采取传统的拨打电话模式,需要人工报地址给接线员,接线员再派单给附近的哥,并且乘客需要提前30分钟预约。另外,北京仍允许使用打车软件。不过,记者在北京打开手机里的“嘀嘀打车”,发现该软件在北京地区的“加价”项目设置了上限5元,从一定程度缓解加价策略刺激的公共交通资源分配矛盾。(特派记者 谭琳静 周小华)

【编辑:柳龙龙】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