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特别扶助金标准应逐年提高
据初步统计:目前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有1.9亿人,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因此过去每年约产生7.6万个“失独家庭”。按此估算,目前中国的“失独家庭”可能已达百万。在生育政策已调整为“单独二孩”的今天,关注“失独”也刻不容缓。“失独家庭”关爱工程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林方略委员在大会发言中提出了百万失独家庭面临的困难、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及应给予的关爱和保障等。
四大问题困扰“失独家庭”
问题一 精神慰藉难度大
很多失独者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楚,不再愿意接触社会,心理变得脆弱和敏感,甚至选择自我封闭,难以面对别人的儿孙绕膝、天伦之乐。
问题二 物质救助力度小
从“失独家庭”的现状来看,政府虽然在持续推进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却一直停留在对具体的经济政策做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始终难以彻底解决失独群体目前面临的多重生活问题;针对“失独家庭”物质上的救助,国家立法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还不够完善,而且奖励数额和标准都较为微小,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而社会上给予的救助却都是自发的、不成体系的,也同样是杯水车薪。
问题三 导致婚姻家庭不稳定
三角形状的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本身支点就太过集中,失独现象一旦出现,就会造成家庭整体的结构性瓦解,部分丧子家庭的夫妻,遇到情感刺激的时候,产生互相抱怨,导致婚姻解体的情况不在少数。
问题四 社会对计生政策的误解
我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主要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单纯的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但是随着“失独家庭”的出现,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部分群众会认为这是实行计划生育造成的;特别是现阶段生育政策重新调整后,这个群体更显特殊,因此失独问题不妥善解决,势必会构成不稳定因素,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
建议成立“失独家庭”救助基金
中国社会正在快步进入“老龄社会”,从传统来看,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对于“失独家庭”来说,这“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失去之后,他们就只能依赖国家和社会。提高独生子女家庭抵御风险能力,应当在经济扶助、养老保障、精神支持等方面给予“失独家庭”帮助与关爱。
建议 逐年提高特别扶助制度的扶助金标准
从今年开始,国家再次提高特别扶助金标准,城镇每人每月270元(伤残)和340元(死亡),农村每人每月150元(伤残)和170元(死亡),一些地方政府也有制定补助措施。但相对于“失独家庭”的实际困难,显得仍然偏低。因此,国家在条件许可时应建立动态增加特别扶助金标准的机制。
为独生子女办理保险。可以由国家及地方政府出资免费为独生子女办理保险,一旦独生子女因意外发生伤残、死亡事故,父母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这样就能使“失独家庭”得到多一份的经济保障。
成立专门的“失独家庭”救助基金。一方面,国家及地方财政每年拨出足够数额的专项资金,作为“失独家庭”扶助基金的专项经费注入“失独家庭”基金账户;另一方面,卫计、民政等部门可动员社会各界向“失独家庭”基金捐资,作为“失独家庭”基金的有益补充,在“失独家庭”遇到经济困难时,可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帮扶。
建议 强化养老保障
对于“失独家庭”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养老。从目前情况而言,无非是社会养老或是居家养老两种。在社会养老上,应当对“失独家庭”实行优惠照顾,比如在就医与进入社会养老院时,床位优先供给,要减免部分医药费。在居家养老上,各地政府部门对“失独家庭”要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中落实优惠的条款。
构建关爱“失独家庭”的社会氛围,如组织“失独家庭”关爱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不定期地为“失独家庭”提供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优质服务,以解决“失独家庭”困难的需要。
建议 有效心理慰藉
成立“失独家庭”的心理咨询机构,可由卫计、民政等部门组织心理专家对“失独家庭”成员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逐渐走出失独阴影,将心理抚慰纳入社会保障。一旦有“失独家庭”出现,除了接受心理咨询机构心理辅导外,定期组织“失独家庭”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等社会活动,为“失独家庭”释放精神上的压力提供一个有利的交流渠道。
建议 适当调整政策
在立法中增加对“失独家庭”的保障制度规定,明确对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群体的赡养保障条款,明确卫计委与相关管理部门的法定监护义务。有关部门对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人口政策加强宏观研究,有效应对面临的局势和问题。(记者 龙露 王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