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路再出发 中越合作提速换档
(编者按:中国领导人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后引起广泛关注,中新社派出记者走访相关东南亚国家,从即日起陆续推出相关稿件,敬请留意。)
中新社胡志明市4月23日电 题:海上丝路再出发 中越合作提速换档
中新社记者 周群 石岩
越南中部城市归仁市近郊一处工业园内,起重机的轰鸣声中,一座座厂房在灼人的海砂上拔地而起。这个占地400公顷名为仁汇工业区(B区)的项目由中国人投建,并主要面向中国投资者招商。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们接到来自国内的投资意向明显增多。不是我们找他们,而是他们自己主动找上门来。”4月下旬,站在尚未完全建成的工业园区内,园区项目负责人、越南康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晓军对中新社记者说。他对未来几年中国企业来越南发展持乐观态度。
归仁港内,两艘越南货轮在装货。“越南中部盛产的木片、淀粉,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运往中国。”杨晓军说。
史料记载,归仁古称占城,系600多年前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停靠的首站,而其停靠的新洲港(后叫归仁港)就在杨晓军的工业园区附近。郑和一行最终绘就的“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0月正式倡议建设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始脚本。
“新一届中国政府履职后,显著加大了对东盟的合作力度。受这一形势的鼓舞,中国与越南间的政治关系升温、经济合作也更加顺畅。”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身处中越合作“最前线”,杨晓军不无感慨地说。
同样是在去年10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越南时,与越方共同宣布成立海上、陆上、金融三个联合工作组,并行推进三大领域的合作。在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李克强表示,今年要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项目。
“中国政府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升中越合作的意图很明显,两国合作还有很大空间。”越南国家大学胡志明市人文社会科学院副教授阮增毅说。
阮增毅在中国留学多年,对中国高铁印象深刻。他指出,铁路项目合作对于中越之间意义深远。“作为东盟的一员百姓,我们盼望从中国北京到东盟国家的高速公路、铁路畅通。”
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馆提供的统计让阮增毅看到了希望:目前,中越双方陆上基础设施合作多头并进,在越南铁路、公路升级改造中,中国企业发挥了很大作用。越南已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场,而中国超过70亿美元的合同投资额在越南撬动了近1000个项目,其中不乏基础设施项目。
阮增毅显然对中越两国2013年贸易额654亿美元不甚满意,“两国贸易合作空间还很大,贸易额达到1500亿美元才是最佳的数字。”事实上他也注意到,两国高层提出了力争双边贸易额2017年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
阮增毅同时认为,中越两国应进一步加强互信与沟通,同时把民间交流这块短板给补上。
这一观点得到了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馆副总领事周彤的认同,他表示,中越历来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两国民众有着深厚的情谊。面向新时期,中越不仅要把传统友好关系发扬下去,更要加强双边经贸合作、互联互通及人文交流。
“作为一个伟大的邻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在面临那么多国内问题的同时,还能保持稳定,同时取得这么惊人的经济成就,这其中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阮增毅表示。
事实上,在学习中国经验,承接中国产业转移方面,越南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和诚意。广西农垦在越南投建明阳生化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李启松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越方十分欢迎他的企业进驻仁汇工业区园区,为此采取了各种有力的政策招商。“他们除了希望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更希望我们带来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理念,以为越南的经济建设‘加油’。”李启松说。
平等互助、互通有无又何尝不是“海上丝绸之路”精神的内核之所在。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期间,在归仁地区派人传授耕种及引水灌溉的方法。与此同时,郑和船队还帮助当地民众培植中国药材,传授占城民众炼铜和浇铸等工艺,传为千古佳话。
“在中国朋友需要时,越南也随时准备帮忙。”阮增毅说。他以不久前发生的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为例称,当时,越南军队为寻找失联客机“尽了全力”,越南老百姓对政府的这一表现很是“点赞”。
中国领导层在很多场合都强调,中国将会致力于与东盟各成员国携手建立一个“命运共同体”。一方面是合作的需求和诚意,一方面是新时期的新机遇,可以预期的是,借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这一东风,最大可能地扩大两国之间的互信和共识,最大限度地管控和缩小两国之间的分歧,中越合作势必提速换档、更上层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