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亚信峰会政要交通保卫:时间精准到秒(图)
在30余个重点出入上海市境道口,交警、特警、武警等多警种组成的安检组将每辆经过的车辆拦下后进行检查。蔡斌 摄
警车开道”是任何一次重大国际活动时必备的国际礼仪和必要安保措施,即将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也不例外。截至目前,此次亚信峰会共有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负责人或代表确认应邀与会,其中包括11国元首、1位政府首脑及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交通保卫任务繁重。
昨天,记者探营执行开道任务的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机动支队,揭开此次亚信峰会要人交通保卫的神秘面纱。
这支特别的交警队伍执行的任务看似“单纯”,但一举一动却直接反映出上海的国际化水准。能够驾驶开道车的民警,不仅拥有娴熟的驾驶技术,还要经过至少3年的专门培训,不断根据情况变化而调整的开道方案更是必须精确到一米路、一秒钟,可谓举重若轻。
开什么样的车?提速快、操控性强
昨天下午,记者在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机动支队看到了执行此次开道任务的警车。除了一般警车拥有的警灯和白色和深蓝色配色外,警车的顶部安装了一个圆形摄像头,连接车内相关装置,可以实时看到车外情况。车辆尾部则竖起多根天线,可接收卫星信息。
此次执行开道任务的64辆车均为上海大众生产的帕萨特3.0。选择这一车型除成本因素外,车辆本身具有提速快、操控性强、抗撞力好等特点。据了解,这批车辆均为租借,因此无论车上的摄像头、天线还是车身上的警车标志,均为可拆卸式。
执行亚信峰会开道任务中,有很多事是机动支队第一次遇到:“比如租赁车辆数量较多,车辆的停放必须找到合适的地方。对于停车场不仅有距离的要求,还必须相对封闭,不允许其他车辆停放。”
谁开车?驾车民警身高超过180
据机动支队政委陈浩介绍,每辆开道车上至少配两位民警,一人驾车、一人负责电台联络,不让民警“一心二用”。
对于开道车的驾驶员,不仅要求技能娴熟,而且还要在机动支队有3年以上培训经历。驾驶员分为四个级别,根据不同的保卫任务选用相应的驾驶员。由于此次交通保卫任务繁重,除机动支队民警之外,上海交警部门还从各分县局抽调符合条件、曾参加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交通保卫任务的民警参与。
这批精挑细选的驾驶员,驾驶技能了得。比如驾车转弯,过快过慢都不行,轻重缓急都有讲究,必须严格按照后方礼宾车队的实际情况来处理。比如后方的客人年纪偏大,转弯半径就要适当放大;如果后方车队较长,转弯速度就要适当控制。
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民警同样不简单,他们必须对上海各个区域马路情况十分熟悉,尤其是区与区交界处,这样才能准确与路面交警联系,适时封闭道路,既确保车队安全,又减少对市民出行影响。从演练到实战,他们随身都要携带一个秒表,掐表上路,以便随时精确控制时间,提醒驾驶员以最合适的速度行驶。
据机动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杨振华介绍,这批执行开道任务的民警平均年龄约30出头,身高均要在180厘米以上——不仅出于形象考虑,还因为一些活动需使用大型摩托开道,这些摩托车自重就超过350公斤,民警必须能用脚撑到地面。
如何开道?方案时刻都在变
按照外交礼仪的要求,与会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到达会场必须遵循国际公认的外交礼仪序列,此次亚信峰会期间每组来宾之间到达的时间差仅为40秒。这就要求开道车必须严格控制好时间和速度。
集体活动期间,车辆抵达必须按照既定礼宾顺序到达。作为从各个不同住地出发的车队的“领路人”,必须计算好每一处节点,遇到交叉口时,开道车既不能超越前车车队,又不能距后车车队太远,还要设计好三套不同的线路,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比如某个国家车队出发时间比既定时间晚,但按国际礼仪不能改变抵达顺序,但又不能“加塞”别的车队,就必须从预案备选线路通行。
据机动支队综合科民警魏明昊介绍,从今年4月底开始他们就停止休息,精确测算每条线路的路程,勘察路况,甚至每一段路路程的1/3、1/2等节点和用时都要严格测试:“精确到米,精准到秒”。目前,参与交通保卫的民警已参加多次演练,所有备选线路都要实地驾驶、测算。为减少扰民,演练全是晚上11时到次日凌晨4、5时。
不过机动支队民警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方案的不确定性。
“这次亚信峰会参加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多,各种变化也大,作为直接参与交通保卫的一线部门,我们的方案随时都在变。”据介绍,礼宾序列、活动场馆、出席人员、车队长短等任何一个环节变化,都会带来整个交通保卫方案的全盘变化。
据陈浩介绍,开道车不能有任何小失误,比如出现原地掉头、开错路的情况。“开道这种工作在国际上有比较统一的标准,外宾一比较就能感受到高下。”(记者 简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