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日本推动武器出口的野心与危险

2014年06月16日 08:5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利益的驱动固然令日本在武器出口方面一往无前,但安倍政府急于解禁武器出口,其背后却有着更具进攻性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动机。

  6月16日,以三菱重工为首的日本14家军需企业将集体“亮相”欧洲国际防务展,这是日企首次参加这一世界防务领域的顶尖展会。

  表面上看,参会乃是企业行为,但真正推手却是日本政府。据参展厂商透露,日本内阁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后,防卫省和经济产业省即召集国内主要军需企业,呼吁其参加欧洲防务展。据悉,三菱重工等参展企业将主要展示运输装甲车模型、陆上自卫队军车、地雷探查器等。而这正是日本武器装备试水海外的重要一步。

  二战结束后,“日本制造”一度以质量和技术含量风靡全球,但在林林总总的出口产品中,从不包括“日本制造”的武器。因为根据日本和平宪法精神,日本战后长期奉行武器出口禁令。然而安倍政权上台后,一块一块地拆除了日本战后奠定的和平基石。尤其是“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的出炉,大幅放宽了对外输出日本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条件,为日本武器装备进军海外扫清了最大障碍。

  很快,安倍政府在武器出口领域开始了狼奔豕突的行动。6月11日,日本和澳大利亚缔结共同研发“防卫装备”协议,据协议意向,澳海军预计向日本购买12艘常规潜艇。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本月12日召集主要7家军需企业,就改革防卫装备采购、开发、国际合作等征求意见。不容忽视的是,日本国内军需产业发“战争财”的渴望与贪婪是促使安倍政府解禁武器出口的重要推手。

  早在1995年,日本最大经济团体经团联下属“防卫生产委员会”就开始呼吁政府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冷战结束后,全球军工业出现了由冷战型军需到地区冲突型军需的重大转折,美欧军工产业随之出现重组和整合高潮。但日本军需企业迫于国内政策限制,无法参与全球军工业的大洗牌。此外,受“武器出口三原则”限制,日本国内军需市场有限,武器装备采购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尖端军事技术明显受制于欧美。

  2013年12月,安倍政府在《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和《防卫计划大纲》中,对日本防卫产业现状和军备体制流露出很大的危机感,两份文件均提出需要修改武器出口禁令。

  其实,早在“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出台前,安倍政府已经以官民一体的方式在海外发起军火推销攻势。为顺利推动武器出口,日本政府还计划在2015年度成立防卫省直属的“防卫装备厅”,专门负责日本与外国政府及国际机构间的武器出口谈判事务。

  利益的驱动固然令日本在武器出口方面一往无前,但安倍政府急于解禁武器出口,其背后却有着更具进攻性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动机。

  首先,解禁武器出口后,日本制造的武器还将成为安倍政府打着“积极和平主义”幌子展开“军火外交”的政策工具。不久前,安倍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公开宣布将向东南亚国家出口巡逻、监视、救援、运输、扫雷等“防卫装备”,以提高相关国家的海岸警卫能力等。与之配套,日本政府计划年内修订的官方发展援助大纲草案中,计划将军援纳入援助范围。

  此外,日本尖端武器和军事技术也是日本强化日美军事同盟,以及寻求建立日美澳三角同盟主导亚太安保格局的敲门砖。

  根据新的“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日美军力的一体化程度也将相应深化。日本防卫省在2014财年预算中拿出大笔采购费,计划引进从水陆两栖作战车到无人侦察机等美军最新装备。澳大利亚防长约翰斯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之所以向日本寻求新型潜艇,是因为潜艇舰队是澳大利亚海防战略的核心。

  兵非善器。鉴于当年日军暴行和戕害亚太国家的罪恶历史,安倍政权颠覆日本战后和平理念的做法势必引起国际社会的警觉。随着安倍政权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随着日本自卫队可能出现在“地球的任何角落”,随着日本武器流散到世界各个纷争地带,随着日本领导人毫无愧色地向二战战犯致敬,谁能保证昔日“皇军”不会死灰复燃。 (新华社记者冯武勇)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