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评中国外交的“西进选择”:推动新丝路构想
视点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并不断赋予新内涵的“新丝绸之路”理念,成为中国外交西进战略的理论基础。
100多年前,正处于清末的中国曾面临“海防”、“塞防”的两难抉择。这场由李鸿章、左宗棠分别领衔的外交、防务战略大辩论,最终的答案是苦涩的:“东进”因甲午之败、庚子之耻而昙花一现,“西进”虽收复了新疆,巩固了伊犁,却也未能获得预期中的理想效果。
100多年过去,如今的中国似乎又面临“向东还是向西”的外交战略抉择:向东,面向大海,有中国最发达富庶的地区,最重要的海外贸易、运输通道;向西,打通“新丝路”,则有潜力巨大的欧亚腹地市场,和广阔的战略回旋余地,当然,也面临极端势力的威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东进”战略,开展得较充分。与之相比,西进战略则受制于开发的相对滞后。近年来,西部在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外交领域努力拓展西进通道的必要性也愈加突出。上世纪末成立的上合组织经多年发展,在地区合作和地区事务中扮演了越来越关键的角色,而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并不断赋予新内涵的“新丝绸之路”理念,则成为中国外交西进战略的理论基础。
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四国时,进一步阐明中国“新丝绸之路”理念,强调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具体提及“新丝绸之路”构思的两层内容:首先,在现代条件下弘扬古丝绸之旅留下的观念、理念;其次,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中亚各国在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网和能源管道等六大领域的互联互通,从而创造现代化、多方位、立体的丝绸之路。同年底李克强总理出访中亚,又对此进行归纳和补充。
此次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南亚四国,首先将出席上合组织杜尚别峰会,并对塔吉克斯坦进行访问,势必进一步推动“新丝路”构想,力图通过加强中国和中亚间的互联互通,拓展中国西陲的外交空间。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的另外三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印度)都是南亚国家,这里不仅是连接中国和中东、非洲间能源原材料进口、工业品出口通道的中枢,也是中国西南边陲安定的保障,和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国和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南亚国家间有着长期友好合作关系,而和印度间则存在“世界两大人口国”间所固有的复杂关系。通过强化外交西进战略,促进中国和南亚国家间的友好关系,打通链接中国和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对地缘政治格局意义不言而喻。
由于种种原因,西部在改革开放后发展相对滞后,外交上的西进战略,和陆地、海上两条“新丝路”的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成型,将为西部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西北、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许多民族跨境而居,外交上的“西进”对中国和邻国的稳定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中亚、南亚还是国际外交博弈的重要战场:阿富汗局势吸引了全球各主要国家的关注,“丝绸之路”则在短短几年间出现了中国、俄罗斯、中亚、伊朗、印度甚至美国、阿富汗的多个版本。近来不论中亚、南亚,美、俄、日各国政要纷至沓来,当地各国领导人也长袖善舞,一幅热烈景象。作为上述地区的邻居和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自然不能成为地缘政治舞台上的外交缺席者,西进外交战略之重要性,也愈发突出。
东进和西进都拥有巨大潜力和丰富机遇,也都面临浩繁开销和艰巨挑战。幸运的是,今天的中国不论国力、军力、财力或国际地位,都远非百多年前“海塞防之辩”时可比,无须顾虑“东西奔忙、两头打塌”,而大可东西并举,两全其美。(学者 陈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