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前年在哈首提“丝路概念” 蓝图逐步落实(2)
盘点
习近平在俄刊发署名文章中提到的那些人
昨天,在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前夕,习近平在俄罗斯《俄罗斯报》发表署名文章,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文章提及许多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俄两国儿女的名字,并表示,举办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庆祝和纪念活动的目的,是要警示世人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潘菲洛夫师二十八壮士
在写到俄罗斯人民和其他兄弟民族为赢得卫国战争胜利而付出的代价时,文章举出潘菲洛夫师二十八壮士、马特洛索夫和卓娅三个例子。
据了解,1941年11月,在莫斯科郊外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潘菲洛夫师英勇抗击数倍扑向莫斯科的德军。由于离莫斯科市中心只有40公里,不能再让德军往前走一步。上级命令该师坚守阵地,直到援兵到来。316师在这里抵抗了4个小时,没让德军前进一步。11月16日,在杜博谢科沃车站附近,该师有28名勇士阻击德军坦克。反坦克炮弹用完,就用汽油燃烧瓶砸向德军坦克,或者用集束手榴弹炸坦克。当时的战斗场面非常惨烈。最后这28名战士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次日,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授予316师近卫军称号。11月18日,当第16集团军军长立即打电话,打算把授予316师近卫军称号的消息告诉316师师长潘菲洛夫时,却在电话里得到了潘菲洛夫英勇牺牲的噩耗。后来根据国防委员会决定,该师被授予“近卫红旗潘菲洛夫师”称号,28位苏军勇士都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牺牲的苏军战士马特洛索夫
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马特洛索夫是苏军一名普通士兵。1943年,马特洛索夫在战斗中用身体堵住敌人碉堡的枪眼,为战友打开前进道路,英勇牺牲。马特洛索夫连队的光荣室里,陈列着沾满血迹的马特洛索夫共青团员证。他后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在黄继光牺牲后,新华社曾经称赞他为“马特洛索夫式的战斗英雄”。
影响几代中国人的卓娅
而卓娅则是影响几代中国人的著名课文《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中的主角,据人民网报道,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中学生卓娅主动申请加入游击队。在准备烧毁马厩时,被德军抓住。德军用尽酷刑,卓娅也没有泄露关于游击队的任何秘密,年仅18岁的她被处以绞刑。
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
习近平在文章中写道,“在卫国战争最艰苦的时刻,中华民族许多热血儿女毅然投身到抗击法西斯德军的英勇行列中”。除为公众所熟知的毛岸英之外,习近平还提到中国飞行员唐铎和中国女记者胡济邦。
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幼年历尽艰辛和磨难。1936年由中共地下组织安排去苏联学习。卫国战争爆发后,毛岸英数次给斯大林写信,坚决要求上战场,参加反法西斯的战斗。他的要求终于获得批准,他先后进入苏雅士官学校快速班、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校毕业后,毛岸英被授予中尉军衔,任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参加了战略反攻,转战千里,直至攻克柏林。
在苏联工作战斗的唐铎
据媒体报道,唐铎早年曾参加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于1925年奉派到苏联学习,此后在苏联空军工作战斗了28年。由于在苏联工作期间的杰出贡献和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光辉战绩,唐铎曾荣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红星勋章、苏联卫国战争勋章及三枚奖章。1953年回国后,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党委委员、空军工程系党委书记、系主任。1955年,唐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军衔。
苏德战场上的中国记者胡济邦
据媒体报道,胡济邦不仅是苏德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还是中共秘密党员。1936年初,胡济邦到达莫斯科,任当时的中国驻苏大使馆新闻专员,兼《中苏文化》杂志驻苏记者。自1936年起,胡济邦在莫斯科13年,目睹了苏德战争的全过程。从1941年到1946年,胡济邦在《中苏文化》杂志上陆续发表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地报道:《列宁格勒的九百个日日夜夜》、《解围前的列宁格勒》、《解放后的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大会战》、《庆祝全民胜利中的莫斯科》,实地拍摄了大量历史性珍贵照片。习近平在文章中评价道,“中国女记者胡济邦以柔弱之躯全程经历卫国战争,冒着炮火报道了苏联人民的坚贞不屈、法西斯军队的残暴、俄罗斯军民胜利的喜悦,鼓舞了中俄两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习近平还写道,“在莫斯科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学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革命先烈后代,年龄幼小,自告奋勇挖战壕、制造‘莫洛托夫’燃烧瓶、生产军服、食品、伐木、挖土豆、在医院照料伤病员,许多人还每月都为前线战士献出430毫升鲜血”。据新华网介绍,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于1933年正式建成,是一所专门抚养、教育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烈士后代的学校,被称为“红色摇篮”。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共有约100多名中国红色后代在这里接受教育,包括毛泽东、刘少奇、朱德、林伯渠、任弼时、李富春、张闻天、瞿秋白等中共领导人的子女。
据报道,包括刘少奇女儿刘爱琴、中国早期革命者李范五的儿子李多力在内的4位中国代表于昨天启程飞往莫斯科,参加本月9日举行的红场阅兵式。
文/本报记者 张伟
背景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关系大事记
1992年1月3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正式建交。
1993年10月,中哈发表关于中哈友好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
1996年7月,两国元首确定了中哈面向21世纪的睦邻伙伴关系。
2011年6月,两国发表《中哈关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
2014年1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哈萨克斯坦进行正式访问。
2015年3月,哈总理马西莫夫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访问期间,中哈签署了加强产能与投资合作备忘录。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