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勋:以国之名给老兵予胜者的尊严
中新社北京9月2日电 题:授勋:以国之名给老兵予胜者的尊严
中新社记者 傅艺明
1933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晚上,日本宪兵包围了中共黑龙江汤原县妇女委员、妇女协会主席金成刚的家。没过几天,金成刚被活埋在宪兵队后院的一口旧井,留下了15岁的女儿李在德。
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16岁那年,李在德成为了汤原游击队最年轻的队员,她在格节河参加了人生第一次战斗;18岁,她是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的士兵;19岁,在林海密营中,她和战友结为连理;20岁,同样是在东北的密林深处,她第一次做了妈妈,但因环境恶劣,儿子只存活了5天……
如今,97岁的老人李在德居住在北京,是一名离休30余年的干部。作为东北抗联的老兵,她拿到了属于她的抗战纪念章。
2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或其遗属颁发纪念章。获得奖章者既有曾在国、共两军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也有为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海内外爱国人士。
家国不亡必有英雄所在。70年前,拿起武器参加民族解放战争的士兵,他们在“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的歌声中入伍,甚至还没有经受过严格的训练就走上战场,视马革裹尸为军人的荣耀。
然而战争后,并不是每一个老兵都可以获得他们本该拥有的尊严与荣誉——97岁的雷生友,7万人葬身之中的台儿庄战役的参与者,长期以来却靠蹬三轮车养活一家六口,而他只是抗战老兵群像中的一个。
关爱与救助,是针对老兵的一项政策,它同时发起于民间与官方。2013年,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关爱抗战老兵的基金与网络论坛相继建立。
然而,对于那些未曾向死亡低头的老兵来说,与生活救助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是得到以国家名义给予的尊重,有老兵甚至发出了“得此奖章,死可无憾”的感慨。
如何对待老兵,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如何对待历史。当“抗日战争”逐渐从一段历史变为一个名词,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熟悉这场战争的细节,老兵的存在便是历史最真实的见证。让老兵的贡献得到尊重,正是保存民族记忆、反击“否定侵略”的最好方式。
因此,如果纪念战争反而忽视浴血奋战的士兵,那么这种纪念既无助于历史的传承,更加失去以史鉴今的本来意义。让战争纪念回到以尊重个体价值为核心的平台上,让每个老兵的价值得到珍视,这才是纪念的应有之义。
除2日的授勋之外,3日的阅兵式上将出现老兵方阵,他们将代表老兵群体接受整个国家的致敬,这将是对他们在战争中英勇行为的最大认可,同样也是对战死沙场的英雄的最大致意。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获得奖章的人员,除了曾在军队中服役的士兵外,也有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海内外爱国人士及国际友人代表,这意味着所有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过努力的人士,都将得到同等的礼遇。
抗日战争之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海外侨胞亦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今天,给予他们同等的胜利者的殊荣,既是对这种贡献的尊重,更可被视为全民族团结一致的“抗战精神”的再一次传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