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巴平措访高原小村落:鼓励创造更美好未来
西藏山南的地区表演方阵。
中新社西藏那曲9月10日电 题:向巴平措访高原小村落:鼓励在艰苦环境中创造更美好未来
中新社记者 陈小愿
9月初秋,地处高原的西藏那曲地区已透出阵阵凉意,而聂荣县色庆乡28村,却因一位特殊客人的到来而显得非常“火热”。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受中共中央、国务院委托,带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那曲人民的最大关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向巴平措率那曲分团9日来到色庆乡28村,慰问这里的农牧民。
28村又称帕玉村,这里海拔约4700米,可利用草场面积两万余亩,但早年因贫困而被称为“乞丐窝”。2009年该村成立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牧户以劳动力、草场或牲畜三种形式入股加入合作组织,由村集体整合劳动力进行管理、分配。2014年,帕玉村人均年收入超过一万元人民币,成为那曲地区首个小康示范村。
向巴平措的到来,让这个仅23户、人口不足百人的村落变得热闹起来。身着节日盛装的民众在村口双手举着哈达,高喊“扎西德勒”;村委会等建筑上也悬挂起欢迎的横幅。
向巴平措当天来到尼崩和布地两户牧民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等情况。
为迎接贵客,尼崩家特地准备了酥油茶和多种藏式点心。循藏式礼仪进入客厅后,向巴平措与尼崩夫妇并肩坐在长椅上,用藏语聊起家常。
“我的口音你听得懂吗?”“家里有几个小孩?”“孩子现在读书吗?”出生于西藏昌都的向巴平措问道。
“就一个女儿,初中毕业了。另一个孩子刚生下来就死掉了。”尼崩说。
向巴平措听后皱了下眉头。西藏的医疗业是这位藏族国家领导人长期关注的领域之一。当天早些时候,向巴平措到村委会视察时,特别向驻村医生了解村里的医疗资源以及村民的健康状况。
在仔细询问尼崩家庭情况后,向巴平措说,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思考经济合作组织如何更好地发展,今后的生活要越来越好。
向巴平措随后又进入布地家慰问。今年29岁的布地也是藏族人,母亲和妻子都是地道的牧民,6岁的女儿在县城读幼儿园,家里还有一个4岁的儿子。一家人三年前搬入宽敞的安居房中。
“你现在学什么?”“脱盲了没有?”向巴平措落座后,握着布地的手问道。
得知年轻的布地是村委会副主任,且为帕玉村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时,向巴平措说,你要起带头作用,带村民一起达到小康水平。
临别前,向巴平措指着客厅里的电视机问布地:“电视有多少个频道?用电正常吗?”
“42个频道,使用正常。”得到布地的答复后,向巴平措欣慰地点了点头。
向巴平措又徒步来到村里幼儿园,看望正在上课的小朋友,了解他们接受汉、藏双语教学情况。他表示,教育对于藏区发展非常重要,希望孩子们好好接受教育,将来为藏区作出贡献。
向巴平措当天还到帕玉村村委会看望慰问驻村工作队,并视察村畜产品加工中心,听取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情况。所到之处,他与村民亲切握手,鼓励村民在高寒缺氧的艰苦环境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