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气候传播与公众参与”主题边会在巴黎中国角举行

2015年12月03日 06: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记者 周锐)由中国新闻社、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气候传播与公众参与”主题边会2日在巴黎中国角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广电总局电影局原局长刘建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等出席并致辞。来自中外媒体、高校、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及有关政府代表共聚一堂,就如何发挥媒体力量,提高气候传播效果,推动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杜祥琬在题为《应对全球变化,建设命运共同体》的主旨发言中指出,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对的安全挑战,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应对气候变化最根本的途径是转变发展方式,从资源密集型的高碳方式转向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之路。

  他强调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与国内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并且为国内经济转型提供了一个长期的视角和推动力。他呼吁,人类居住在同一个星球,并被相同的挑战和利益捆绑在一起。各国应树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扩大合作共赢的基础,携手创造美好的未来。他建议,各国可以从能源低碳化、应对气候变化、一路一带、创新国际合作项目四个方面着手,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共同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刘建中主要围绕利用科教影视加强气候传播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当前社会大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不足且存在误区,应通过科教影视加大宣传普及气候变化相关知识,让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意识深入人心。他建议,中国气候传播还需要形成“气候”,应进一步投入人和财力,有计划、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的进行宣传普及,引导大众自觉践行低碳、节能减排的生活生产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在发言中指出,从哥本哈根到巴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坚力量。应对气候变化重在社会与公众的参与,要建构包括政府、媒体、NGO、企业、公众在内的“五位一体”的行动框架,尤其要调动企业和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其自觉投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文明的行动之中。

  他指出,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必须秉持气候正义的理念,即“因气候所带来的利益和福祉公平地分配给全体社会成员;全体社会成员无论种族、肤色、性别、国籍,均享有平等参与气候变化事物的权利。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后果,也应由全体社会成员公平承担。”

  作为中国民间组织的代表,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岳阳花充分肯定了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强烈意愿和积极行动。她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处在重要的历史时刻。民间组织要通过自身能力的提升,充当好参与者、民意表达者和谈判推动者,发挥中国民间组织的独特作用,同时加强与企业和媒体的沟通交流,形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合力。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创建的气候现实项目总裁肯尼斯·柏林分享了气候现实项目在全球培训气候领导人的经验。他表示,气候变化正日益严峻。考虑到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该组织计划在明年开设中国办公室,扩大在中国的业务。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信息与培训部副主任张志强在发言中指出,公众参与是气候变化治理的重要内容。政府、媒体、公众、企业和智库等应发挥各自的作用,实现功能共治,推动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理解和参与力度,使气候变化成为全民行动的自觉内容。

  此外,来自环保部宣教中心、中新社、中国日报、首都师范大学、气候新闻网、英特新闻、安徽科技出版社、深圳航都文化传播公司的代表也分享了各自的气候传播案例和经验。(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