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代表委员就该多说话 为民众发声表达诉求
两会上代表委员就该多说话
- 社论
两会作为一个意见激荡、众议喧哗的场合,代表委员肩负国民的重托,前来参政议政、共商国是,本来就应该回应期待,表达诉求,为民众发声,与民众互动。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二
据报道,全国政协委员蒋洪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公民表达的权利必须要保障。“两会本身就是议论国家大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讨论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
近年来,两会的传播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全媒体的传播方式、“点对点”的互动渠道等,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公众的信息“饥渴”。这对“两会主角”的代表和委员以及列席会议的其他人员,都形成某种倒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部长们在“部长通道”的“立谈”,尽管只是“片言只语”,却也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可以一定程度上缓释公众焦虑。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今年两会,仍有一些代表委员习惯沉默。不排除其有出于“严谨”、“认真”的考量,但由此产生的结果,则是对民众的知情权有所亏欠。
值此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中有太多重大议题有待破解,民众现实生活也有诸多困惑希望代表委员代言。而两会作为一个意见激荡、众议喧哗的场合,代表委员肩负国民的重托,前来参政议政、共商国是,本来就应该回应期待,表达诉求,为民众发声,与民众互动。
如果有的代表委员依然顾虑重重,不能、不敢、不愿敞开心扉,积极回应舆论的关切,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一味谨慎,三缄其口,甚至婉拒采访,不只会加剧公众的失望情绪,也是在自弃职责,并不可取。
不排除有代表委员担心自己的话语在二次传播中被扭曲,进而产生误导。客观而言,很多意见或话语,往往有其特定的语境,一旦脱离语境,被单独“拎出来”,或者经由“标题党”制造话题,难免产生漂移和偏离。而由此引发的舆论声浪,也让人不堪其扰。
因而,社会惟有以极大的宽容、包容、理解,才可能使一些话题脱敏,使代表委员少一些顾虑。
两会的公共性首先表现在开放性上。代表委员身负其所代表群体或所在界别的利益诉求,来参会就是为了来说话的。现在,已经有不少代表、委员积极通过媒体发声,把自己的主张和建议,通过媒体传播。这都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民众也给予了鲜花和掌声。
在2014年两会,俞正声曾表示,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
希望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的发言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畅所欲言;也希望我们的舆论环境越来越鼓励代表委员愿意说话,敢于说话。
专题:2016年全国两会